心脾两虚的症状是什么?

心脾两虚证是心血不足,脾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久病失调及慢性出血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眩晕健忘,神疲乏力。2014-01-23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0:24: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心脾两虚作为一种常见的中医证候,可以通过药物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得到有效改善。这种证候主要表现为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可能导致头晕、失眠、多梦、心悸以及健忘等症状。在现代医学中,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和心律失常等也与心脾两虚有关。针对心脾两虚的调理,关键在于补益心脾和养血安神。患者可以在医...

  • 心脾两虚证指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以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血两虚症为主要表现。1、证候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眩晕耳鸣,神疲乏力,或见各种慢性出血,血色淡,舌淡嫩,脉细弱;2、证候分析: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心失血养...

  • 在临床上,心脾两虚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常常出现。患者还可能经历饮食减少,腹胀便溏,感觉倦怠乏力。面色可能变得萎黄,皮下也可能出现出血现象。月经方面,女性患者可能会经历颜色淡、量多的月经,或者出现崩漏、经少经闭的情况。在舌象上,心脾两虚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舌质淡嫩...

  • 心脾两虚是一种中医术语,描述的是心血不足与脾虚气弱导致的多种虚弱症状。这种状况通常由长期疾病失调、过度思虑、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或慢性失血、血亏气耗等因素引起。患者常表现出心悸失眠、食欲减退、腹胀、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症状。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经历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头晕、健忘、食欲不...

  • 心脾两虚是一种中医术语,用来描述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同时存在的健康状况。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怔忡,即心脏跳动感觉异常或心慌,失眠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大便稀软,感到疲倦无力。有时还可能出现出血症状,如崩漏(非正常 出血)、便血、皮肤出现瘀斑或出血点。舌质淡,脉象细弱也是该证候...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