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祛湿调理脾胃的中药方子

这味中药就是白术,是专治各种脾胃不适的神品。

金元名医张元素对白术的概括相当全面,认为其功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

白术在健脾养胃、化痰祛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历代医家调理脾胃疾病都喜欢用它,很多有名的方子里,都有白术的身影,比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苓桂术甘汤,而且分量很重。真可谓,无白术,不脾胃。

服用方法也很简单,白术30克,泡水代茶饮。

脾胃虚寒严重的可以用炒白术30克,还可以再加10克干姜进去。

当然,如果你对自己的脾胃毛病分析的比较透彻,根据症状再适当的加一些其他药材进去,效果更是翻倍。

脾胃虚弱:白术30克,黄芪10克,泡水,代茶饮。

脾虚湿盛导致头晕:白术18克,泽泻30克,水煎代茶饮,两味药合起来叫白术泽泻汤,也是《金匮要略》里的名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支饮苦冒眩”,就是水湿上泛导致的头晕。白术和泽泻是治水绝配,白术守住中焦,健脾除湿,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气不上逆。

脾虚湿盛,导致腹胀、反胃、反酸:白术30克,陈皮10克,砂仁3克,泡水,代茶饮。

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带着精华往上走,胃气带着糟粕往下走,就像杠杆的两端一样,有升有降,现在这个杠杆出问题了,气机全部乱作一团,你就会腹胀。那反胃、反酸又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说,就是胃气上逆,胃气不但没有往下走,反而带着身体里的这些糟粕往上走了。陈皮和砂仁有行气的作用,可以把身体的气机理顺,让该升的升,该降的降。

砂仁还有一股特殊的芳香,香能醒脾,香味的药物能够把被水湿困住的脾胃叫醒,让它不再浑浑噩噩,懒懒散散。

脾虚湿盛,导致腹泻或大便不成形:白术30克,茯苓15克,水煎代茶饮。这两味药都有健脾除湿的作用,不过,相比之下,白术健脾的作用更强一些,而茯苓祛湿的作用更强一些,加在一起,刚好互补。2021-03-07
一般是健脾祛湿,为治疗原则。建议您可以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来调理,一个月一个疗程,平常食疗可以用:薏仁,陈皮,芡实,莲子熬粥服用,日常生活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及生冷的食物,不要劳累熬夜,规律生活,注意保暖。另外建议开始吃蒋氏高能蛋,能够调节你的身体机能,增加新陈代谢,坚持吃会有很大的改善2021-02-1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6:09: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白术:白术是此配方中的关键成分之一,它具有温和的健脾作用,能够增强脾胃功能并促进水湿的排出。白术还能有效调理肠胃,缓解如腹泻、胃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2. 茯苓:茯苓在中医中常被用作利尿和排湿的药材。它不仅能够促进体内多余湿气的排出,还对脾胃有温和的调理作用。此外,茯苓的镇静和抗炎效果...

  • 参苓白术散是中医中常用的方剂,适用于脾虚夹湿的情况。它由人参、茯苓、白术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补脾益气、祛湿利水的功效。此方对于脾胃虚弱,体内湿气过重的人群尤为适用。在中医理论中,脾虚夹湿是指脾的功能失调,无法有效运化体内的湿气,导致湿气积聚,形成湿邪。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脾的功能,帮助排除...

  • 四神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主要由四种中药材组成,常用于健脾祛湿、调理脾胃。其经典配方和比例如下:经典配方(比例):1. 茯苓:10克 2. 芡实(或莲子):10克 3. 山药:10克 4. 薏苡仁:10克 制作方法:1. 将上述四种药材洗净,浸泡30分钟。2. 加入适量清水(约8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转小...

  • 1、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由山参、黄芩、薏苡仁、甘草组成,有补气血健脾化湿的作用,能够医治脾胃气虚、四肢身体乏力、食欲不佳、大便糖稀,当代临床医学常见于医治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2、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由黄芩、黄芩、茯苓、升麻、柴胡、山参、甘草、川芎构成,有补汽化湿利脾的作用,能够医治...

  • 脾胃虚弱:白术30克,黄芪10克,泡水,代茶饮。脾虚湿盛导致头晕:白术18克,泽泻30克,水煎代茶饮,两味药合起来叫白术泽泻汤,也是《金匮要略》里的名方,张仲景用它来治疗“支饮苦冒眩”,就是水湿上泛导致的头晕。白术和泽泻是治水绝配,白术守住中焦,健脾除湿,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水气不...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