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椎有什么作用 大椎针刺注意事项

1 针刺大椎有什么作用 大椎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它具有宣统一身阳气的作用,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多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病证等。

2 大椎针刺方法 取穴法:坐位,稍低头,背正中线,第7颈椎棘突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进针方向:从被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背下方及肩部放射。

3 大椎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8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4 大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门,列缺,支正,合谷,外关,风池,针刺泻法,散寒解表,治疗风寒外袭之感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哮喘等。
2.配尺泽,鱼际,曲池,内庭,合谷,针刺泻法,解表清热,治疗风热外袭之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肺炎喘嗽等。
3.配合谷,肺俞,针刺补法,益气姑表,治疗表卫不固之感冒,自汗。
4.本穴清热泻火,解毒祛暑。配曲池,商阳,内庭,关冲,商阳,关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病邪入气分;配曲池,曲泽,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邪蒙蔽心包之神昏谵语;配水沟,百会,十宣,曲池,委中,委中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中暑;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治疗湿热蕴结肝胆之阳黄;配外关,合谷,内庭,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呕吐;配合谷,太冲,阳陵泉,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小儿高热惊风。
5.配劳宫,水沟,大钟,本神,太冲,鸠尾,丰隆,筋缩,针刺泻法,熄风化痰,定惊宁神,治疗风痰阻窍,痰热扰心之癫狂,痫证,项强肢搐等。
6.配后溪或间使,针刺泻法,宣阳解表,祛邪止疟,治疗正疟;配内庭或合谷,针刺泻法,疏表清热,祛邪止疟,治疗热疟;配太溪或复溜,针刺补法,扶阳祛邪止疟,治疗寒疟;配合谷,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健中,扶正止疟,治疗劳疟;配曲泽,委中放血,针刺泻法,清心解热,镇痉止疟,治疗脑型疟疾。
7.本穴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动全身之气血,具有强壮补虚培元穴性。配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针刺补法,治疗五劳七伤;配肾俞,太溪,涌泉,肺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骨蒸潮热;配合谷,足三里,脾俞,针刺补法,治疗放疗或化疗引起的虚损。
8.配风池,天柱,大杼,肩髃,肩外俞,列缺,后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湿,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筋脉拘急之痉病,颈项痛,肩背痛等。

2022-12-03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7 08:32: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调理气血:大椎穴作为气血之会,具有非常好的调理气血作用。升阳解热:升阳:大椎穴可以调动和激发人体的阳气,因为所有的阳经都会汇到大椎。解热:针刺大椎穴可以解热,是治疗发热或热症表现的要穴。治疗肩颈不适:大椎穴位于颈后部,可以用于治疗肩后部冷痛以及颈项、肩背部的不适。治疗皮肤疾病:大椎...

  • 临床作用如下:1、治疗热证,比如高热不退、周身酸楚以及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大椎穴进行刺络、拔罐能清热、散风、解表。2、针刺大椎穴治疗肺卫不固、肺失宣降的咳嗽、痰多、喘不能平卧。3、拔罐大椎穴能治疗皮疹、血热生风的瘙痒。4、针刺大椎穴能缓解颈部强直疼痛、肩背酸痛等。

  • 针对项强、脊背痛等身体不适症状,大椎穴的按摩与刺激亦能带来缓解。它不仅能疏通经络,还能减轻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此外,大椎穴在治疗风疹、痤疮等皮肤疾病方面也有显著效果。通过刺激该穴位,可改善皮肤状况,促进皮肤健康。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针刺大椎穴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对于由风寒感冒引发的高热...

  • 因为所有的阳经都会在这个地方,针刺大椎穴可以解热,它用来解热的,也是解热的要穴,发热的时候或者是有热症表现的时候,可以通过针刺大椎穴得到效果。同时大椎穴的位置,可以治疗颈项以及肩背部的不舒服。大椎血还可以治疗皮肤疾病,比如风疹、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都可以,大椎穴还可以治疗咳...

  • 1、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症。2、骨蒸潮热。3、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方面疾病。4、项强、脊背痛。5、风疹、痤疮。6、针刺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风寒感冒所导致的高热可以首选大椎,治疗应该越早越好。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