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在条文的叙述上常用

金匮要略在条文的叙述上常用如下:
金匮要略在条文的叙述上,常用正文形式 。
金匮药方作者东汉张仲景。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流传版本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成书不久即散乱于世。至北宋时,翰林学士王洙在宫藏书匮中发现蠹简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书分上、中、下3卷,实为《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
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金匮》时,依据此本,删去上卷伤寒部分,保留中、下两卷杂病和妇人病两部分,并把下卷方剂分列各证之下,重新编成《金匮要略方论》,分为上、中、下3卷,其文字自此基本定型,并由此演变出各类版本。
2023-09-05
mcxzy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08:0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金匮要略在条文的叙述上,常用什么形式如下:《金匮要略》在条文的叙述上,常用对话形式。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大量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内容。其条文部分多采用对话形式,主要是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阐述医理和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对话形式中,...

  • 《金匮要略》共25篇,1-17篇论述杂病病因、辨证、治疗与预后,23-25篇涉及鱼虫禽兽禁忌、果实菜谷禁忌及杂疗方,18-22篇则讲述外科、妇科疾病。书中共论述内科杂病45种,条文400多条,有200多张方剂,实际有效方剂168张,药味147种,每方的煎服法与药后反应均有详细记载。《金匮要略》以全局观念为...

  • 14、牙痛:牙龈炎、牙周脓肿、牙髓炎初期,伴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者。15、肌肉痉挛或拘急:如破伤风或各种脑膜炎、尿毒症、子痫等出现项背强几几等类似破伤者。不问病证如何,均可以本方治之。《金匮要略》称之为“刚痉”:“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首次将病因分为三类,可谓是最早的「三因学说」(宋代陈无择正式提出三因学...

  • 在东汉时期,张仲景在其著作《金匮要略》中提到了防己黄芪汤这个方子。原文中提到:“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防己黄芪汤主之。”其中的“身重微肿”一词,特别指出了脾虚湿盛导致的肥胖问题。防己黄芪汤的配方包括防己、黄芪、炙甘草和白术,加上生姜和红枣。白术是一...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