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是什么?

气血两虚一般指的是证候名,也就是气血两亏的意思。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血两虚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化障碍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之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及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体失养及感觉运动失常的病理征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至感觉障碍、肢体痿废不用等。治当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等。

出现了气血两虚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还要注意在饮食上不要挑食,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滋补的食物,比如大枣、猪肝、枸杞、羊汤等。2022-05-19
气血两虚是指精气,血液两种虚弱2022-05-1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3:29: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血两虚是一种中医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机能减退。常见的症状包括:1.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缺乏活力,可能伴有自汗和心悸多梦。2. 体征: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嫩,脉细无力。3. 肢体异常: 运动不协调,肢体麻木,肌肤干燥、瘙痒,甚至甲错。4. 伴随疾病: 可见于贫血、白细胞...

  • 气血两虚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因久病消耗、先有失血或先有气虚等原因导致。气虚使得气的推动、固摄、温煦功能减弱,血液亏虚则导致身体缺乏滋养,从而引发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出汗增多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要准确判断和治疗气血两虚,需要明确气虚与血虚之间的主次关系,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中...

  • 气血两虚是一种常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容易出汗、头晕眼花、心跳加速、气息短促等症状。气虚通常伴随着血虚,患者常面色苍白或萎黄,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推迟、经期延长等问题。改善气血两虚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来补充营养。建议增加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比如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

  • 在中医理论中,气血两虚是指同时存在气虚和血虚的状态,导致组织器官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出现一系列机能减退的症状。这种状况多由于长期疾病导致气血双亏所致。具体来说,气血两虚的形成通常是因为长期的疾病消耗,使得体内的气血都处于亏虚状态。气血两虚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先是失血后气随血衰,也...

  • 气血两虚主要是指气和血的亏损,各自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多种女性疾病,主要表现在气色方面,如脸色苍白,心悸、头晕等。阿胶地黄口服液在临床中对改善气血有很好的疗效。改善气血两虚,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