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减汤剂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

1.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说明病已经传变到少阳或者阳明了。疟疾的特征是发热一阵又发冷一阵,发热之后会大寒,热多寒也会多,这里说“热多寒少”,说明不是真正的疟疾。

3.张仲景喜欢拿呕吐来标示少阳证,“其人不呕”则说明不是少阳。

4.“清便欲自可”,身体还能维持大便正常,意味着还不是阳明,因为阳明病的承气汤证是便秘,大便干在里面。

5.脉洪大而实,或者狂出大汗脉洪大,或者口很渴又烦躁,或者头痛在两边眉毛的地方,都是阳明病的指标,阳明病也会一阵一阵发烧,但是潮热,快到黄昏的时候烧得特别厉害。

6.“一日二三度发”,一天里面往来寒热两三次,说明不是少阳,少阳病的往来寒热一般以日为周期。

7.有了前面几个症状后,有几个可能性:

(1)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一天发两三次烧,脉微缓,意味着体内真正的抵抗力核心已经和病邪打完收工了,病也快好了!

(2)脉微而恶寒——一天发两三次烧,但脉若有若无,说明阴阳都虚了,如果血分的能量很微弱,理论上应该烧不起来,如果还能烧,说明是阳虚的烧;当一个人能量不够的时候,身体也会有种代偿的烧;阴阳两虚的烧是不可以再大汗或吐,下的,因为一定会伤元气,伤津液。

(3)面色反有热色者——脸看起来有点红红的,气血都逼到表面来。

(4)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病邪没有这么多,已经不需要发大汗了,身会痒,就像起风疹,起疹子,过敏的这种痒。

脸色红,身体发痒,表示邪气已经被逼到只差最后一脚就出去了,这时可以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了。

8.桂枝麻黄各半汤可治皮肤过敏!

9.怕冷,身体疼痛,四肢麻木,脉浮而细紧,此为寒气病,不止受湿,还受寒了——桂麻各半汤。

10.气血水辩症:人会生病,是气滞,气凝滞不通,或者血瘀,或者水毒,水代谢不了,变成身体的坏东西。

11.烦与躁:烦是主观有意识的,平时能忍受的事情现在觉得很不爽,不舒服;躁是身体无意识地,有很多多余的动作,坐立不安,跑来跑去,手足不停,本身意识上有点模糊,最轻的躁是抖腿,阳虚的人会抖腿。

12.异位性皮肤炎是肾阳虚才会发生的病,补肾就可以了。

二、白虎汤

1.脉洪大,大汗出,可能有高烧——非常确定是白虎汤证了。

2.白虎汤里有石膏,石膏下去后,肌肉里的热就清掉了,清热的同时也能把病毒逼出来。

3.白虎加人参汤,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每天不停出大汗,且消渴。

4.白虎汤的用法:煎剂,煮一锅,一口一口喝,喝到退烧就停药。

5.盲肠炎,阑尾炎,有时候发炎的时候也会有全身性的高烧,脉也会变洪大。挂到白虎汤证的时候也可用白虎汤退烧消炎。

6.白虎汤——阳明纯热而没有寒,汗孔全开;

葛根汤——太阳经转到阳明之间,病邪慢慢深入,人开始越来越燥;

大青龙汤——肌肉里产生阳明病的热,可是表面的寒邪太多,把热封在里面出不来,脉浮紧。

三、桂枝二越婢一汤

1.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碎,棉裹)

2.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可治身上有风寒之气的水肿,急性慢性肾脏炎。

3.麻黄与石膏同用时,麻黄发表的力量会变弱,白术也可让麻黄的力量变弱。

四、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1.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生姜,茯苓,白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2.茯苓是能让小肠把水分吸收掉的药,白术是让整个消化道吸收营养的药,所以苓术可恢复消化道吸水的功能。

3.相对之方:

(1)桂枝与芍药相对:

苓桂术甘汤——上焦有水,瘀寒,头昏

苓芍术甘汤——把水打到下焦

(2)桂枝与黄芩相对

小阳旦汤(桂枝汤)——桂芍草姜枣

小阴旦汤——芩芍草姜枣,治肚子绞痛的热性痢疾。

4.(1)风邪乘脾,肚子吹到风——桂枝去桂加芩术汤。

(2)寒邪乘脾——理中汤。

5.太阴病,欲吐不吐,下利时甚时疏,脉浮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6.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病,脉浮而弦涩,此风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022-06-02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7:26: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九章桂枝汤的加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桂枝加葛根汤:适用于太阳病伴有轻度发热和颈背僵硬的情况。葛根的加入能有效缓解脱水症状,一般用量在1530克,同时需保持桂枝与芍药的比例恰当。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针对咳嗽短气的症状。杏仁和厚朴的配合能舒缓气逆,两者各10克,能够有效改善相关症状。桂枝去桂...

  • 准备药材:桂枝汤的主要药材有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和大枣。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可以选择适当的药材比例。一般来说,桂枝和白芍的比例为1:1,炙甘草的用量为桂枝和白芍的总和的1/3,生姜的用量为桂枝的1/2,大枣的用量为桂枝的1/3。具体用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浸泡药材:将准备好的药材放入一个...

  • 倪海厦老师所推荐的桂枝汤配方如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两片、炙甘草10克、红枣10枚。将上述药材加水后,用慢火煎1小时,便可得到桂枝汤。煎好的汤剂需分两次服用。桂枝汤主要用于治疗伤风感冒,能有效缓解恶寒、头痛、发热、出汗、恶心和咳嗽等症状,其疗效显著。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桂枝汤仅...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焦虑等症状。答案简述: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一种结合了多种中药材的汤剂。其主要成分包括桂枝、龙骨、牡蛎等。该汤剂常被用于治疗失眠、心悸以及焦虑等症状。其功效主要源于各药材的协同作用,能够调和身体的阴阳平衡,舒缓紧张情绪,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在中医经典巨著《伤寒论》的第14条,张仲景为我们揭示了一剂独特的药方——桂枝加葛根汤。面对太阳病患者困扰的项背强痛与反汗恶风,这剂汤剂宛如一剂妙手回春的良药。其配方精妙,包括60g的葛根,30g的麻黄(可能需进一步确认),30g的芍药,45g切片生姜,30g炙甘草,12枚掰开的大枣,以及30g去皮的桂枝...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