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肾气虚和湿毒如何调理

脾肾阳虚,关键在于温补脾肾。湿气过重,则要温阳化湿。寒邪过重,或者久病耗气,身体就容易有问题。这也都好解决,补呗。天地之间有寒邪也有太阳,食物之中有冰淇淋也有热汤……养生,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碗热汤,再「盗取」天时的太阳,事半功倍。
一切都有缘由,身体不舒服,也有起因经过结果。不舒服,别着急,一步一步来,天天养,慢慢改变,每一天都会更好呢,坚持做。
内外劳宫,以火化寒
内劳宫穴在手心,握拳屈指,中指指尖所触的地方,就是劳宫穴所在。我们一般手再凉,劳宫穴的位置也是很暖和的。中指指尖的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

内劳宫暖脾
劳宫,是劳累之后休息的宫殿。身体疲惫没有精神,恶心难受,无法入眠,都可以按揉劳宫穴缓解。清醒时,要时常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温暖,用一只手掌心捂住肚脐,能暖胃驱寒。这是用身体火穴劳宫穴的热燥之气,去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外劳宫温肾
在手背与内劳宫穴相对应的地方就是外劳宫穴,脏腑积有寒气热气,皆能和解。睡觉时,平躺,将两手垫于腰部,手背紧贴后腰,两手外劳宫紧贴腰部肾区,双掌的热量直接温煦了二肾,可将肾内寒气祛除,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

尤其是晚上10点半至11点,是亥时尾、子时头,此刻地气最旺,地气通过内劳宫吸入,穿过外劳宫直接注入二肾,伴随二掌的热度温煦了二肾。2019-02-27
既安全又有效地调理好脾虚的一个古方,这个方子名叫:茯莲散。
那么这个茯莲散到底是一个什么方子呢?
  茯莲散大有来头,源自于元代同旭堂药房四大名医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中的食治配方,配料有:茯苓,天山雪莲,红小豆,薏苡仁,莲子,菊粉,燕麦,杏仁,甘草,白芸豆,白扁豆,陈皮,马齿苋,枸杞,菊花,山楂,南瓜子,芡实,荞麦,砂仁等20味配方组成。因含茯苓,雪莲二味药材,故名“茯莲散”。几乎有点常识的老百姓都知道用茯苓、红小豆、薏苡仁之类的熬粥喝对补脾祛湿的好处。2019-02-27
主要是精血亏虚,容易虚火内生,出现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溲黄便干等症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些枸杞、桑葚、玉竹、黑芝麻等养阴的食物。2020-02-18
指导建议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02-27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9:56: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劳宫,是劳累之后休息的宫殿。身体疲惫没有精神,恶心难受,无法入眠,都可以按揉劳宫穴缓解。清醒时,要时常双手掌心相对,上下摩搓直至手指温暖,用一只手掌心捂住肚脐,能暖胃驱寒。这是用身体火穴劳宫穴的热燥之气,去温中散寒健运脾胃。外劳宫温肾 在手背与内劳宫穴相对应的地方就是外劳宫穴,脏...

  • 治疗湿毒的方法包括食疗和药物调理。食疗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湿毒症状选择不同的食材。例如,若湿毒表现为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等症状,可以选择野生灵芝、白术、猪瘦肉等食材煲汤饮用。若热毒症状明显,如口苦口干、腹胀等,可以选择马齿苋、车前草等食材煲汤。若为肝郁脾虚,可以选择鸡骨草、红枣等食材煲...

  • 参芪粥是很好的健脾祛湿食疗方。做法是将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煮至粥熟。此粥能够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党参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冬季进补时使用更为妥当。如果气虚、乏力的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最...

  • 1. 湿毒的治疗可以通过食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理。例如,若以湿毒为主,可选择具有去湿解毒作用的食材,如野生灵芝、白术、猪瘦肉等,搭配适量黄糖,煲汤食用。2. 若热毒较重,表现为口苦口干、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可以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材,如鲜马齿苋、鲜车前草等,进行...

  • 那么除了通过中医医疗手段来治疗的话,在日常生活当中,脾胃本身就非常虚弱的人,同时还伴有湿气较重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饮食 首先第1点我们必须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因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方面的问题,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尽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少吃油腻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