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清热解毒方

清热解毒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毒、温毒、瘟疫之证。常见烦燥狂乱,头面红肿、痈肿疮毒等证。多由连

  翘、双花、地丁、公英、板兰根、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15克 野菊花12克 蒲公英12克 紫花地丁15克 紫花天葵6克

  用法:水煎加烧酒一、二匙和服。药渣可捣烂敷患部。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症见局部红肿、或发热、舌红、脉数者。

  方解: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药。各药合用,其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或加酒少量以助药势,可加强消散疔疮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疖疔疮痈之有效方剂,局部红肿热痛,外用及内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性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血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以凉血解毒。2023-02-16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8:45: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以清热解毒,通调水道,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蒲公英、野菊花、大腹皮、茯苓各10g,薏苡仁、金银花各15g,紫花地丁、天葵子各6g,竹叶3g.3剂,每天1剂,水煎服。药后大便解,小便增多,喉核变小,尿蛋白(±),红细胞0-5/HP。续服4剂,水肿消退,尿蛋白阴性,红细胞0-1/HP。后以...

  • 藿香正气治暑湿,解表化湿又和中,二陈桔香枣姜苏白芷术朴大腹皮。 2、清热 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栀大黄,瘀热阳黄小便难,清热利湿退黄灵。 三仁汤 三仁朴通滑竹夏,宣畅气机利湿热,湿温胸闷身重除。 八正散 八正木通和车前,扁蓄瞿麦滑石草,大黄栀子灯芯草,热淋血淋病能除。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茵滑芩,...

  • 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排脓 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排脓 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兼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 黄连解毒汤 集苦寒泻火药于一方,相须为用,泻火解毒力强,直达三焦,直折火势,善治火热毒盛充斥三焦之壮热烦躁...

  • 方解:本方为祛痰基本方。方中半夏辛温而燥,最善燥湿化痰,且能降逆止呕,变主药;辅以橘红理气,燥湿化痰,使气顺痰消;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和中,理气化痰之功。方中橘红、半夏以陈久者良,故有“二陈”之名。临床运用:1.临床以咳嗽,痰多...

  • 熄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熄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由这些药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称熄风剂。本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中风、头晕目眩、惊风、癫痫和破伤内,以及热性病热极生风和子痫等病证。临床应用本类药物时,还应根据病因适当配伍有关药物如因热引起的,配清热泻火药;因痰引起的...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