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区别有哪些

生地是一个总称,其实生地是有分生地黄和熟地黄的,生地黄和熟地黄虽有一个字的不同,其实他们还是有很多的不一样的,无论是外形还是药效都有所不同,那么,?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晒干即成生地,将生地以砂仁、酒、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即为熟地。生地与熟地药理作用是不同的,切不可将两药互相替用。 外形区别: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药效区别: 生地黄:性寒,功能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所制的六味地黄丸,就是千古著名的补肾良方,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性温,其功用也发生变化,为补血要药。配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者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 所以生地黄和熟地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无论在外型上还是药效上都有所不同,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生地都有了一定了解了吧,如有需要,康爱多药店致力于帮助老百姓提高用药水平、降低用药费用,为病患朋友提供厂家直供、低价,绝对正品的优质药品。2013-10-14
生地黄和熟地黄主要从功效、外形、适用人群、制作方法4方面来区分。
1、从功效来区分
生地黄:性寒,具有凉血解毒、生津止渴、滋阴补肾等功效,大家所熟知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由生地黄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熟地黄:性温,具有补血补气、滋阴补肾等功效。一般熟生地是配合当归、川芎、白芍等一起。
2、从外形不同区分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快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3、从适用人群区分
生地黄:养心补肾,适用于血热阴虚人群。
熟地黄:养血滋阴,适用于精亏血虚人群。
4、从制作方法不同区分
生地黄:取新鲜的地黄根部,晒干后切片而成。
熟地黄:取地黄加入酒、陈皮、砂仁等反复晒,直到外表变黑。
扩展资料:
地黄食用的注意事项:
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宜忌人群
宜食: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同时,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地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熟地黄
2019-09-27
生地黄和熟地黄,在功效上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今天算长见识了

2020-12-17
今天和朋友们来聊一下熟地,我们中医界有一个中医大师,他是明朝的叫张景岳,他善用熟地所以得了一个名号叫张熟地,这个熟地就是生地经过炮制九蒸九晒以后就成了熟地

2020-11-26
说的很好 但是有一点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点说错了 千古良方 "六味地黄丸" 中用的是熟地黄不是生地黄?2018-01-0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4-11-15 21:41: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你好,熟地具有补血益精,填精益髓,滋阴养血的功效,可用于肾精亏虚,腰膝酸软,惊悸失眠,神疲乏力等症状的治疗,但是因其过于滋腻,脾胃气虚,胃肠功能较差的人食用之后,可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的情况。

  • 就是简称,没区别。熟地与熟地黄也是如此。

  • 生大黄和熟大黄的区别为:生大黄为黄色或棕黄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熟大黄为黑褐色,质坚实,略有清香气。生大黄和熟大黄的功效分别是:生大黄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易伤胃气。酒大黄力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