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缓解气虚,灸哪些穴位

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坚持。

艾灸注意事项
1、艾灸时注意保暖(尤其冬季),不然毛孔打开,反被寒气侵入;
2、饭后不宜马上施灸,空腹不宜施灸,饭后也不宜马上进餐;
3、艾灸期间不要生气,如果生气,气堵经络,艾灸就不会起作用,反之会加重气血的瘀阻(曾有一女生在我馆艾灸时生气,反而导致头疼胸闷)。
4、女性例假期间不宜艾灸,痛经情况下可以艾灸止痛,量大或功血可以用艾灸止血。2017-04-10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47: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虚艾灸补气的穴位,主要包括以下穴位:1、关元穴:人体小腹处将肚脐和耻骨联合分成5份,关元在肚脐下第3份,关元穴在人体肚脐下3寸,艾灸关元穴通常选用悬灸,即自己拿着艾条烤,通常1周烤2-3次,每次半小时;2、足三里:足三里在小腿外膝眼下3寸的胫骨前嵴,艾灸足三里可补气,对脾胃有较好的治疗...

  • 1、第一大穴: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大椎穴,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 艾灸治疗气血不足通常会选择腹部的穴位,搭配背俞穴以及下肢穴位,具体如下:1、腹部穴位:通常选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气海、关元等,以温中补虚、通经活络为主;2、腰背部穴位:以背俞穴为主,如心俞、胃俞、脾俞、肾俞等温补五脏;3、下肢穴位: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可通经活络、温中补虚...

  • 1.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人体腹部,是补气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或艾灸此穴位,能够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疲劳,增强全身的气力。气海穴的主要功能是补益元气,对于气虚症状如乏力、无力等有很好的改善作用。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的位置。刺激足三里穴不仅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能...

  • 1 大椎穴 穴位:大椎穴是人体最大的穴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