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肾气不足的解决方法

   宝宝肾气不足怎么办
  小宝宝肾气不足可以后天来补,可以吃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钙多的食物治疗。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如瘦肉类,像猪、牛、羊的肉、肝、腰子及鸡、鸭、鱼、虾、蟹等,像鸡蛋、鸭蛋等;乳类,像牛奶、羊奶等。
   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小麦胚芽、猪腿肉、大豆、花生、裏肌肉、火腿、黑米、鸡肝、胚芽米等;七腮鳗、牛肝、鸡肝、香菇、小麦胚芽、鸡蛋、奶酪等也可食用。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莴笋叶及柑橘皮中含量也很丰富,几乎所有绿叶蔬菜中都有维生素E。
   富含钙的食物: 奶类不但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高,是补钙的良好来源;蛋黄和鱼贝类含钙很高,泥鳅、蚌、螺、虾皮含钙也极高。
   宝宝肾气不足的症状
   尿床——肾气不足
  小儿尿床并不稀奇,正常情况下,小儿1岁后白天已渐渐能控制小便,随着小儿经脉渐盛,气血渐充,脏腑渐实,排尿的控制与表达能力逐步完善。若3岁以后,小儿还不能在熟睡时自主控制排尿,就是遗尿症,就是俗称的“尿床”。到底尿床的.背后隐藏了什么小儿健康的秘密呢?
  中医认为,遗尿多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以肾气不足,膀胱虚寒为多见。肾的开阖主要靠肾的气化功能来调节。肾气不足,就会导致下焦虚寒,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司,不能约束水道而遗尿。先天肾气不足,体质虚寒及有隐性脊柱裂的患儿多属此证。肾气不足,膀胱虚寒所致的小儿遗尿症会出现熟睡中多次遗尿,小便清长的特征性表现,同时伴有面白少华、神疲乏力、智力较同龄儿稍差、肢冷畏寒等肾气虚的症状。
   五迟——肾精亏虚
  正常情况下,小儿在6个月时能独坐片刻,8个月会爬,在9个月左右能站立,10个月可扶走,12个月时能独立行走,一出生即有头发,出生后4~6个月乳牙萌出,1岁时能说出简单的生活用语,2岁后能简单的交谈,5岁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意思。
  中医认为,小儿如果在2~3岁时还不能站立、行走,则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仍稀疏难长则为发迟;12个月尚未出牙以及此后牙齿萌出过慢则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则为语迟。此为小儿发育迟缓的“五迟”。
  肾主骨,肾不足则骨不充,可出现立迟、行迟;齿为骨之余,若肾精不足,可见牙齿出迟;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或发稀而枯;言为心声,脑为髓海,若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语言迟缓、智力不聪。由此可见肾脏在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
   五软——精髓不充
  在中医术语中,常与“五迟”相并称的就是“五软”,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当小儿半岁前后,颈项仍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岁半以后尚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因五迟、五软的病证常常同时存在,所以中医通常将其并论、并治。当小儿出现五迟、五软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2022-07-02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32: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孩子肾气不足调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要营养均衡,不能挑食、偏食,同时在日常的饮食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2、药物:如果饮食调整后症状不能有明显的改善,需要辅助药物治疗,结合肾气不足的临床症状来进行调整。肾气不足引起的体质虚弱,可以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淋漓不...

  • 总的来说,小孩肾气不足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饮食、作息、锻炼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调理方法,孩子们不仅能够改善肾虚症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还可以平时做调理,如可以艾灸背部的肾俞穴、膀胱穴、下肢足三阴、三阴交;还可以推拿,如背部肾经、膀胱经和督脉;小儿捏脊疗法,这都是很好的补肾推拿和按摩方法。如果对于严重的肾气不足患者,如发育落后、发育障碍,需要到专业的医院,找专业医生就诊。不能自己随便用药和随便推拿和艾灸,以免影响病情。

  • 3.儿童出现肾气不足后更要多运动,通过运动能让宝宝身体更加健康,同时也能起到调理肾气不足的作用。换一种说法。儿童通过锻炼身体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自然而然肾气也会变好。儿童肾气不足可以通过以上这三种方式来进行调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调理,贵在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 一般如果小孩有肾气不足,可以吃下面的食物或者药物来进行肾气补充:第一、可以平时多吃核桃仁,因为核桃仁具有补充肾气的作用,并且核桃仁属于药食同源的食物,长期应用不会造成小孩出现性早熟等不良反应。第二、可以应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儿科非常常用的滋补肾阴的药物,对肾气不足可以起到明显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