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中俞的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皮肤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纤维呈束状, 束间有少量脂肪。针经皮肤、皮下组织, 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筋膜入该肌, 依序深进其深面的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相重叠部分。前肌为副神经支配, 后肌为肩胛背神经支配。【功用】解表宣肺。【主治病症】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吐血;2. 其它:视力减退,肩背疼痛等。【刺灸法】刺法: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注意不可深刺, 以防气胸。灸法: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肩中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或“肩外俞上五分”(《针灸集成》)。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及颈横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唾血,项强,肩背疼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2016-05-29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08: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背部,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或“肩外俞上五分”

  • 9 穴位解剖 肩中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小菱形肌。血管、神经分布同肩外俞(深层有颈横动、静脉。分布著第一、二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副神经,深层为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八颈神经和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致密, 纤维呈束状,束间有...

  • 肩外俞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快速取穴: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第1胸椎棘突下,陶道(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线上取穴。肩外俞的穴位解剖 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小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1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

  • 危险穴位临床解剖学目录危险穴位在中医临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分布在人体各部位,涉及头颈部、胸部、腹盆部以及背腰部。以下是各部分的详细穴位列表:1. 头颈部危险穴位:晴明承泣人迎风府哑门风池肩井天髎肩中俞肩外俞2. 胸部危险穴位:天突俞府彧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缺盆气户库房...3. 腹盆部...

  • 小肠经,又称为手太阳小肠经,是一条重要的经络,它所涉及的具体穴位包括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和听宫。这些穴位分布在特定的经脉路径上,能够针对局部的健康问题,如咽喉疾病、发热症状以及精神状态的调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