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肾气不固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尿血·肾气不固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尿血·肾气不固证的治疗 6.1 治法 6.2 方药治疗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6.3.2 推荐食疗方 6.4 针灸治疗 7 关于尿血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证的穴位 1 拼音 niào xuè ·shèn qì bù gù zhèng
2 英文参考 hematuria with syndrome of unconsolidated kidney q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尿血·肾气不固证(hematuria with syndrome of unconsolidated kidney qi[1])是指肾气亏虚,固摄失职,以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弱常见症的尿血证候[2]。
4 尿血·肾气不固证的症状 尿血·肾气不固证患者久病尿血,色淡红,甚或兼见齿衄、肌衄,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精神困惫,气短声低,腰脊酸痛,耳鸣,饮食减少,舌质淡,脉沉弱或细弱[3][4][2][5]。
5 证候分析 肾虚不固,血失藏摄:劳倦或久病及肾,肾气不固,封藏失职,血随尿出,故久病尿血。肾气亏虚,肾精不足,失于濡养,故精神困惫,腰脊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脉沉弱为肾气虚衰之象。[3][5]

6 尿血·肾气不固证的治疗 6.1 治法 尿血·肾气不固证治宜补益肾气,固摄止血[3]。
尿血·肾气不固证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4]
6.2 方药治疗 尿血·肾气不固证可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健脾补肾,益气摄血[4]。
尿血·肾气不固证可用无比山药丸[备注]无比山药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山药、肉苁蓉、熟地黄、山茱萸、茯神、菟丝子、五味子、赤石脂、巴戟天、泽泻、杜仲、牛膝加减治疗。方中以熟地、山药、山茱萸、淮牛膝补肾益精;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温肾助阳;茯苓健脾;五味子、赤石脂益气固涩。可加仙鹤草、蒲黄、槐花、紫珠草等止血,必要时再加牡蛎、金樱子、补骨脂等固涩止血。腰脊酸痛,畏寒神怯者,可加鹿角片、狗脊温补督脉。[3]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尿血·肾气不固证患者建议食用山药、牛膝、肉苁蓉、茯苓、羊肉、杜仲、猪腰等[5]。
6.3.2 推荐食疗方 1.羊肉粥(《饮膳正要》):新鲜精羊肉100g,粳米100g。将羊肉洗净,切成肉块,同粳米煮粥。放温服用。[5]
2.杜仲腰花汤(《中国食疗大全》):杜仲25g,猪腰一副,肉苁蓉15g,猪腰洗净剖开去筋膜,将碾碎药物放入猪腰内扎紧,煮熟去药渣,加入调料,吃猪腰喝汤。[5]
3.苁蓉鹿肉(《中国食疗大全》):鹿肉250g,肉苁蓉10g浸酒去皮切片,淫羊藿10g取汁,起油锅,同炒。[5]
6.4 针灸治疗 治疗尿血·肾气不固证可针灸并用,针用补法,重用灸法。穴取气海、关元、膻中、脾俞、膈俞、足三里、隐白、孔最等。[6]
7 关于尿血 尿血(hematuria[1][7])为病证名[4]。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8]。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的表现[9]。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小便涩痛或无痛,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3][10]。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3]。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称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3]。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3]
尿血可见于西医的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肿瘤、某些血液病等病[4][10]。
2022-09-23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3 15:05: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尿血·肾气不固证(hematuria with syndrome of unconsolidated kidney qi[2])是指肾气亏虚,固摄失职,以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弱常见症的尿血证候[9]。 7.6.1 症状 患者久病尿血,色淡红,甚或兼见齿衄、肌衄,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精神困惫,...

  • 主证: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脾摄血。方药:归脾汤加减(药见鼻出血气血亏虚证)。④肾气不固 主证: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细。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

  • 2、表现不同:卫表不固表现为自汗,怕风等,卫表失和中的卫弱营强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而卫强营弱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3、含义不同: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卫表不固就是卫气虚则不能固表。而卫表失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而言。

  • 小便短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舌红是下焦热盛的主要表现。

  • 凉血止血。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④气血亏虚证。主症: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等气血亏虚之象。治法:补气摄血。代表方:归脾汤加减。2.咯血①燥热伤肺证。主症: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