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形成分那些类型?如何辨证论治?

(1)应急措施:尿血量多者,当先行止血,可选用:
①云南白药,每次1g,4~6/d,口服。
②生三七粉,每次1g,3~4/d,吸取。
③紫珠草50g,水煎300ml,3/d,口服,或紫珠草片,每片0.3g,每次4~6片,4/d,口服。
(2)分证论治
①下焦热盛
主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生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药用:小蓟10g,生地黄10g,藕节10g,栀子10g,木通6g,竹叶10g,滑石10g,当归10g,炒蒲黄10g,生甘草3g。
②肾虚火旺
主证: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药用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泽泻10g。
③脾不统血
主证:久病尿血,面色不华,体倦乏力,气短声低,或兼齿衄、肌衄;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见鼻出血气血亏虚证)。
④肾气不固
主证:久病尿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山药10g,肉苁蓉10g,熟地黄10g,山茱萸10g,茯神10g,菟丝子10g,五味子6g,赤石脂10g,巴戟天10g,泽泻10g,杜仲10g,牛膝10g。
(3)单验方
①白茅根30~60g,水煎服。治热证尿血。
②鲜车前草、鲜藕、鲜小蓟草各60g,共捣汁,空腹服。治各种尿血。
③车前茅根汤:车前草、白茅根各30g,白糖适量,水煎后去渣,加白糖代茶饮。用于膀胱湿热之尿血。
(4)针灸疗法:心火亢盛者,针刺大陵、小肠俞、关元穴,施加泻法,大敦穴以三棱针刺血。脾肾两亏者,针刺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穴,施补法,三阴交亦可平补平泻,气海穴宜导出针感向阴部放射,可在针柄上用艾卷灸之。
2019-03-2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0 08:17: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①云南白药,每次1g,4~6/d,口服。②生三七粉,每次1g,3~4/d,吸取。③紫珠草50g,水煎300ml,3/d,口服,或紫珠草片,每片0.3g,每次4~6片,4/d,口服。(2)分证论治 ①下焦热盛 主证: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生疮,夜寐不安;舌红,脉数。治法:清热泻火...

  • 血尿的发生,首先考虑泌尿系统问题,泌尿系统可分为内科性问题和外科性问题,其鉴别点在于是是否是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如果是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多考虑肾内科问题,常见的疾病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IgA肾病等,而泌尿外科疾病多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畸形,甚至肾血管的问题。

  • 本文详细阐述了血证七种类型的辨证论治,包括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和紫斑。鼻衄多由火热引起,内科常见疾病如发热性疾病可引起。鼻出血治疗需清泄肺热或清胃泻火,针对不同症状调整方剂。齿龈出血与胃肠及肾相关,治疗分胃火炽盛和阴虚火旺两型。咳血由肺部出血,需根据燥热伤肺、肝火犯肺和...

  • 你好,尿血分为三种:初血尿、终末血尿和全程血尿。初血尿,血尿仅见于排尿的开始,病变多在尿道;终末血尿,排尿行将结束时出现血尿,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全程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全过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输尿管或肾脏。可能会引起尿血的原因分别如下:泌尿系统炎症。如果尿血的...

  • 导致脾肾两虚,肾阴不足,虚火灼络,血不循经,尿中夹血,形成血淋。血淋主要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大类。实证表现为湿热下注,热伤血络,虚证则表现为阴虚火旺,扰动阴血。对于实证,应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对于虚证,则需滋阴补血、固摄止血。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