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皮肤荨麻疹荨麻疹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血中伏热,复感风热,引动伏邪,客于肌表,阻塞经络,营卫失和,邪聚肌肤,搏结不散。 【治法】凉血滋阴,清热化湿。 【方名】多妙汤。 【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豨莶草12克,丹皮9克,黄柏9克,知母9克,苍术9克,地肤子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二) 【辨证】平素体虚,正气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 【治法】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 【方名】加味玉屏风散。 【组成】生黄芪15克,白术12克,玉竹12克,连翘12克,防风6克,生地9克,地肤子9克,豨莶草9克,金银花9克,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黄文东方。 中药方剂(三) 【辨证】湿热内蕴,外感风寒,邪郁于皮腠而发。 【治法】活血散风,清热利湿。 【方名】汤。 【组成】当归15克,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僵蚕15克,牛蒡子15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元参15克,生首乌15克,焦栀子15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董守田方。 中药方剂(四) 【辨证】感受风邪,郁于肌肤,营血不和。 【治法】祛风止痒。 【方名】抗荨麻疹散。 【组成】胡麻15克,苦参15克,山豆根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10克,日服2次。 【出处】赵子信方。 中药方剂(五) 【辨证】风热挟湿。 【治法】泄热消疹止痒。 【方名】四皮饮。 【组成】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姜皮3克,生地12克,地肤子6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肖廷刚方。 中药方剂(六) 【辨证】脾肺气虚,外受风邪,营卫失和。 【治法】健脾益气,调和营卫,祛风止痒。 【方名】玉屏桂枝汤。 【组成】炙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龙10克,蝉衣6克,大枣4枚,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出处】周德锳方
提醒您:荨麻疹中药方剂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7:36: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方名】加减达邪饮。 【组成】柴胡2.4克,荆芥3克,防风3克,川贝3克,赤芍6克,山楂肉9克,枳壳3克,陈皮1.5克,甘草3克,薄荷1.5克(后下),升麻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蒋钧堂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温热卫营合邪发疹。 【治法】...

  • 熟地9克,当归、白芍各20克,首乌、黄芪各30克,防风、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蝉蜕10克,荆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本方出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8期,适用于顽固性荨麻疹。提醒您:荨麻疹方六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地肤子、何首乌各30克,益母草15克,荆芥、防风各10克,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每次加红糖15克,热服避风,取微汗。浮萍、防风、蝉蜕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钟,煮沸20分钟。每日1剂,2次分服。用于顽固性荨麻疹。中医专家认为:荨麻疹应按各证型辨证加减处方用药,...

  • 风寒胜加麻黄、桂枝、透骨草,去丹参、赤芍;风热胜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当归;湿热胜加黄芩、苦参、地肤子,去黄芪;热毒甚加金银花、大青叶、黄连,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泽兰,偏血热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术;气血两虚加党参、白芍、熟地、大枣,去全蝎、蜈蚣:瘙痒剧烈加白蒺藜,浮萍、...

  • 方1:【组成】食醋20~30毫升。【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主治】慢性荨麻疹。方2:【组成】生姜20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葱白2根。【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风寒型荨麻疹,证见遇风或寒后皮肤发痒,疹块色淡不鲜,舌淡苔薄,脉细弱。方3:【组成】韭菜150克、大葱50克、白酒...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