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的辨证施治

治疗原则采用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汤。但在中医不少书籍中,人们常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但是在“大同”之中,又有易被人忽视的小异。香砂六君子汤证,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理中汤证,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汤证为重。痛甚于胀是辨证要点。小建中汤证,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上述药方同治脾胃虚寒证,但同中有异,临证不可混淆。属阴阳两虚者用小建中汤,为温润法(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亦属此列);理中汤及其衍化方(附子理中、桂附理中则温中之力更强)为代表方,若小建中汤证误用理中汤则温燥伤阴;若该用理中汤反错投小建中汤,则柔润恋寒湿。同样,理中汤误用于香砂养胃丸证,则不能健脾袪湿、和胃畅中、芳香化浊、消胀除满。临症当辨析无疑而后用之,方能药证合拍,共奏温中散寒、补益脾胃之功。

2016-05-06

2021-05-07
mcxzy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4-11-15 19:32: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胃虚寒 常见症状:腹胀腹满,食欲差,乏力怕冷,受凉或吃油腻食物易犯病,舌淡苔白。 药物推荐:具有温胃止痛作用的温胃舒、附子理中丸。 饮食调理:避免生冷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烹调方法以炖、煨为主,虚寒体质,手脚怕冷者多吃助阳之物,如当归枸杞炖鸡汤、...

  • 建议中医中药治疗,效果不错,如果你饭后腹胀,不易消化,晨起或餐后呕吐白色痰涎样物,大便稀,小便清长,舌胖大,苔白,或又有齿痕,可以吃一点中成药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水蜜丸的那种,慢慢的吃,慢慢的调理,切忌一次性吃太多,效果不错)

  • 脾胃虚寒食疗方胡椒猪肚汤 〖 原 料 〗: 胡椒12克猪肚1(约600克)蜜枣5枚 〖 做 法 〗: 猪肚用生粉、盐擦洗内外洗净胡椒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与蜜枣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煲3小时调味饮汤吃猪肚、蜜枣 〖 功 效 〗: 温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溃疡或十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