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的大都穴的作用

火穴,在足大脚趾后内侧陷中,火能生土,可治脾虚,心中有火不欲食,便无力,营养不良导致的腰痛,腿抽经。2010-11-24
每天10分钟就能变年轻(「敲打脚尖」运动)
张俊峰〔韩国人〕,景象新闻社前社长,国学院常任顾问
二00五年秋天,和朋友们一起打完高尔夫回家,从车上拿高尔夫杆的时候,一不小心跌坐在地上。这一跌,让我亲身体验了「年过七十膝盖变得脆弱,腿部肌肉无力」的说法。
膝盖脆弱,上下楼梯就会觉得吃力。偶然一次机会,去了丹学修练中心,一位老师让我每天试著做二百次的「敲打脚尖」。
敲打脚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运动,只要伸直双腿,把两脚的脚後跟靠在一起,两脚的大姆趾互相碰撞即可。做二百次大约需要两分钟,刚开始做的时候,两分钟是那麽的漫长和无聊,但是既然下定决心,就一定要坚持下来,於是一有时间就会做。
两个月过去了,不但是膝盖,就连腿部都感觉变得更有力量了,行动也变得敏捷了。以前每次打网球时,大腿和小腿肚都无法放松,还会经常抽筋,而且第二天两腿会变得非常酸痛,不知道从什麽时候开始,这样的症状竟然消失了。

这个敲打的穴位就是“大都”和“太白”。2012-04-05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37: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大都穴是荥穴,荥主身热可以治疗脾经有热的现象,可以治热病、无汗。大都穴归属于脾经,因此对消化系统的疾病有作用,比如可以治疗胃疼、呕吐、腹泻、便秘的脾胃疾病。

  • 在临床应用中,大都穴常常与足三理穴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腹胀的效果。对于针灸操作,一般采用直刺的方式,深度控制在0.3~0.5寸。此外,由于大都穴在足太阴经中的地位,它被称作“荥”,体现了其在经络理论中的重要性。

  • 府舍穴,作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作用为健脾理气,疏肝止痛。主治疝气,腹痛等。腹结穴,作为足太阴脾经穴,位于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其作用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理气降逆。主治绕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疝气等病症。大横...

  • 大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荥穴,荥穴的特点就是可以解热,荥主身热,可以治疗热病,能够治疗无汗导致的热病。大都穴作为脾经的腧穴,可以治疗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上的疾病。但是大都穴这个位置肌肉比较浅薄,刺的比较浅,一寸针也就进0.3-0.5寸的深度,相对大都穴位扎起来比较痛。

  • 大都穴和商丘穴都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因此可以治疗各种脾胃疾患如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大都穴和商丘穴位于脚部,针刺时比较疼,在家中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或通过泡脚、足浴来刺激上述两个穴位,同样可以起到健脾胃、调节脾胃功能、缓解各种脾胃不和的作用。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