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头痛的穴道疗法有哪些?

(1)按摩疗法
[取穴]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
[操作]以两手拇指掌侧对置于脐下阴交穴处,其余四指分置腹部两侧,自上向下逐步推动,经石门、关元、中极至曲骨穴止,反复操作。
(2)推拿疗法
[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丰隆、内关、涌泉、肩井等。
首先在腹部中脘、天枢穴用一指禅推法作10分钟,接着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然后在左侧背部横擦,透热为度,按揉两侧足三里、丰隆、内关穴,揉双侧涌泉穴,最后顺时针摩腹10分钟,拿肩井十余次。
(3)针灸疗法
[取穴]百会、印堂、头维、丰隆、合谷。
[操作]针宜泻法,呕吐者加内关、中脘;便溏者加天枢。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2019-12-28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6 04:1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艾灸取穴: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凤池穴,太阳穴,合谷穴,列缺穴施灸。 艾灸功效:疏风散寒,通络止痛。2. 痰浊头痛艾灸 主要症状: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艾灸取穴: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取百会穴,风池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后取仰卧位,取印堂,中脘穴,内关穴,丰隆...

  • 5、扎针方位微向外(颞侧),主冶偏头痛等症。风池穴向外斜刺,直通病所,有止痛散风之作用,不但对风寒造成的偏头痛成效显著,对肝阳上亢、淤血传导阻滞、痰浊上扰、气血两亏之头痛亦有很好的功效。

  • 第二种偏方则使用了生姜、川芎和附子,煎汤服用。第三种偏方则是将陈皮与茶叶煎煮,趁热饮用。这两种偏方也适用于痰浊头痛患者,可以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最后,第四种偏方包括天南星、荆芥叶与姜汁,将药材研成细末,用姜汁制成丸剂,每次服用20粒,饭后用姜汤送服,每日2~3次。这种方剂适用于风...

  • 【用法】将前2 味研为细末,姜汁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 粒,生姜汤送下,1 日2 次。【主治】痰浊头痛。证见头重目眩,头连脑痛,痰多胸腹满闷,恶心或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方2 【组成】生姜31 克、川芎12 克、附子9 克。【用法】水煎分服。【主治】痰浊头痛。方3 【组成】陈皮6 ...

  • [处方]半夏9克,白术15克,天麻12克,陈皮9克,茯苓15克,厚朴6克,白蒺藜15克,蔓荆子12克,甘草6克,大枣7枝,生姜3片,随症加减。[用法]水煎,每日l剂,早晚分服。[加减]痰浊郁而化热,症见日苦、大便不畅、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去白术,加黄芩12克、竹茹9克、枳实9克,以行气清热...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