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病就多?中医: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别补错了

生活中,不少人存在脑力或体力过度劳累、久坐不动、饮食不节等问题,容易发生气虚,出现胃口不好、懒得动弹、有气无力等表现。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气血津液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有些人群往往不是单纯的气虚,常会兼杂不同的身体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区分类型,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调理。
气具有温煦的作用,是机体热量的来源,若是气虚日久了,会逐渐地引发阳虚,对体内脏腑功能的激发不足,新陈代谢缓慢,就会出现怕冷、乏力等表现。
具体表现: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畏寒怕风、少气懒言、精神不振、身体乏力等
调理建议:以温阳益气为主,可适当地选用胡椒、红参、鹿茸、羊肉、黄芪、干姜等
中医上讲“气能生津”,如果气虚,那么化生津液的动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阴虚。
具体表现: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气躁、口干咽痒、胃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偏黄、大便偏干等
调理建议:可以食用海参、燕窝、红枣、枸杞、桂圆、山药、银耳等滋阴润燥之物,同时别忘了兼顾健脾益气,可用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等
三、气虚 痰湿
中医认为,脾胃以运化功能为主,而脾气虚弱的人群往往运化水湿的能力也不强,所以就容易产生痰湿邪气。
具体表现:食欲不振、口中黏腻、胸闷痰多、头脑昏沉、身体肥胖、大便不爽、体倦乏力、舌有齿痕等
调理建议:既要健脾益气,也需利湿燥湿,健脾益气可选用五指毛桃、黄芪、党参等药物,利湿燥湿可选用扁豆、芡实、陈皮、莲子、薏苡仁、白术、茯苓等药物
2022-08-2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1:29: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元气、宗气、卫气虚损:这是中医理论中的三种主要气,它们的虚损会导致整体生理功能的下降。功能减退:包括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这些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机体功能活动低下:抗病能力下降:气虚的人容易生病,抗病能力较弱。整体功能衰退:气虚不仅影响单一器官,而...

  • 1、肺气虚 如果长期劳累过度或者久病不愈就会容易引起肺气虚的情况,肺气虚人群会表现为咳喘无力、声音低沉、畏寒肢冷以及自汗等多种情况,可能还会伴随着少言懒语、面色淡白等多种不适症状。2、心气虚 如果长期情绪起伏较大或者是先天心脏问题的话容易导致心气虚的情况,而心气虚的人群会有心悸怔忡、胸闷...

  • 1、饮食不当 如果长期饮食不当或者是长期食用过度油腻的食物容易对脾胃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引起气虚的情况,容易导致食后腹胀、大便溏稀等多种不适症状。2、过度疲劳 在生活中如果长期过度疲劳,没有及时调整,反而继续工作,容易导致对身体造成较大损伤,从而引起气虚的情况,容易导致心悸不安等不适症状。3...

  • 中医认为的气虚属于虚证的一种,指的是元气、宗气、卫气的不足,导致气的功能或脏腑功能的减弱。气虚又分为多种类型,如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肝气虚等。以上信息是经过系统整理和网民分享后得出的,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证明。如有不适,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MAIGOO提...

  • 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疲倦乏力、气短、易出汗,头晕、面色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虚热,自汗,声音微弱、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需补气。补气的药物:人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