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什么,是中医术语吗

气血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气和血的合称。气在中医上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其中元气是先天之气;宗气是从外界吸入的清新气息;营气指的是推动血液行走的原动力;而卫气则会在血脉之外起到固摄血液,使血液不外溢的作用。至于血,除了大家都知道在血脉中的血液外,还包括在脏腑里面作为功能储备的精微物质,如肝血、心血等。
气血多见于中医说法,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气与血来源有两个方面。其一,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即父母的先天之精(生殖之精)。其二,即后天之精气,只通过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精气。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学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故在中医临床上一般是气血双补。2019-03-24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气血
类 别:中医基础术语2019-03-24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气与血都由人身之精所化,而相对言之,则气属阳,血属阴,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气有推动、激发、固摄等作用,血有营养、滋润等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化生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2019-03-24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5:37: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的气与血的结合。一、明确答案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术语,常用来描述人体内的生命能量和物质基础的状况。其中,“气”指的是身体的功能活动和生命力,“血”则是指营养物质的载体和体内信息的传递介质。气血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二、详细解...

  • 气血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气和血的合称。气在中医上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四种,其中元气是先天之气;宗气是从外界吸入的清新气息;营气指的是推动血液行走的原动力;而卫气则会在血脉之外起到固摄血液,使血液不外溢的作用。至于血,除了大家都知道在血脉中的血液外,还包括在脏腑里面作为功能储备...

  • 气血不足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状态。这种状态会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减退,进而引发早衰的病变。气虚表现为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伴随有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血虚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

  • 气血是中医术语,指人体的气和血液。如果人体气血不足,就会出现精神疲乏、浑身无力等症状。以下是几种具有补气血作用的茶叶:1. 当归茶:当归被中医认为是补血的圣品,冲泡后可以滋补气血,改善皮肤,还有利于女性的月经调理。2. 红枣茶:红枣茶可以补充身体能量,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具有解压安神的作用,...

  • 气血不足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人体内的气和血两种基本物质不足的状态。详细解释如下:一、气血的基本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血则是循环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气血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二、气血不足...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