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 秦岭耧斗菜 秦岭冷杉 秦艽 .......秦皮【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备注】(1)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等症,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秦岭耧斗菜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拼音名】Qín Lǐnɡ Lóu Dòu Cài
【别名】银扁担、灯笼草
【来源】毛茛科秦岭耧斗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四川。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痰生新,镇痛祛风。主治跌打损伤内瘀血。
【用法用量】1~2钱。
秦岭冷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
【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崩中带下,头痛眩晕及虚弱等症。
【用法用量】2~3钱。
【注意】孕妇慎用。
秦艽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利湿退黄。
【成分】主要成分为秦艽碱甲,另外含有秦艽碱乙、丙,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
【药理】本品药理研究较详细。
1、抗炎作用。
2、抗过敏作用。
3、镇静、镇痛、退热作用。
4、升高血糖。
5、抗菌。
6、利尿
【用法用量】5-10g。2010-04-01
【归经】归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明目。用于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用法用量】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备注】(1)对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用于目赤肿痛等症,可与黄连、竹叶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秦岭耧斗菜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拼音名】Qín Lǐnɡ Lóu Dòu Cài
【别名】银扁担、灯笼草
【来源】毛茛科秦岭耧斗菜Aquilegia incurvata Hsiao,以根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甘肃、四川。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痰生新,镇痛祛风。主治跌打损伤内瘀血。
【用法用量】1~2钱。
秦岭冷杉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
【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
【生境分布】陕西、湖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调,崩中带下,头痛眩晕及虚弱等症。
【用法用量】2~3钱。
【注意】孕妇慎用。
秦艽
正常字体 放大字体
--------------------------------------------------------------------------------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烦痛,潮热,小儿疳积发热,利湿退黄。
【成分】主要成分为秦艽碱甲,另外含有秦艽碱乙、丙,还含有挥发油和糖类。
【药理】本品药理研究较详细。
1、抗炎作用。
2、抗过敏作用。
3、镇静、镇痛、退热作用。
4、升高血糖。
5、抗菌。
6、利尿
【用法用量】5-10g。2010-04-01
秦艽 秦皮,想到的只有着两个,中药大辞典上也只有这两个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