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月子的时间不够
无论剖腹产还是顺产,月子期都远不止30天。一般情况下月子至少要坐满42天,但建议有条件的妈妈们产后3个月内的饮食起居都需要特别注意。事实上,只要妈妈还要喂奶, 就不能放松对气血的补养。
2、睡眠时间不够
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们几乎就没有深度睡眠了。没有真正的休息,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肯定是很慢的。
3、太早进入“减肥期”
产后半年,都是气血调补很关键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妈妈一边通过简餐来控制体重,吃得不够好,一边又哺喂母乳、照顾孩子,气血消耗过多,入不敷出,就会越来越亏虚。
4、母乳喂养对气血的损耗
母乳是宝宝的黄金食品,但也是妈妈气血所化生的。
有的妈妈背奶、母乳喂养一直到孩子一岁多甚至两岁,我们提倡母乳喂养,但长期大量的气血消耗更要求在饮食、睡眠和生活上处处顾护气血的补养。
5、负面情绪对阳气的消耗
气血不足,阳气不盛,就容易有负面情绪。而抑郁、发脾气、哭泣,每一次情绪的爆发又进一步极大地消耗了阳气。这种恶性循环,是隐蔽的气血 ,却威力无比。
中医认为,“产后多虚多淤”,需要细心调养。一些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较多,或本身在怀孕期间就有气血不足,也因分娩用力而损伤正气,而引起产后气血两虚,营卫失调,腠理空疏,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身体和心理变得更加虚弱。
因此产后会出现怕冷汗出,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四肢乏力,情绪抑郁的症状。“产后一块冰”指的就是产妇阳气虚弱,可致全身上下寒冷;“产后百节空虚”是指由于妊娠和分娩损伤,而使全身关节松弛、空虚。这时应以补益气血为主,但是用药的时候需要防止助邪、滞邪,产生淤血。
一个女人选择成为母亲,不是她所谓的“天职”,也不要用那些不科学的传统去约束,甚至“绑架”她。选择成为一个母亲是女人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她需要的是你们的支持和爱护,月子期间更是要足够的休养,优质的营养,还有适当的下床走动。
在饮食上妈妈可以通过“一排二调三补”的原则来将身体慢慢调整到最佳状态。排毒阶段,也就是月子的第1个星期,推荐吃麻油炒猪肝,喝米酒;调理阶段,第2-3个星期,吃炒猪腰、生化汤等;到了月子中后期,也就是进补阶段,就开始进行营养补充了,此时可以吃麻油鸡,各种骨头汤、猪蹄等补品,能被身体很好地吸收,而不会成为脂肪。
哺乳期妈妈推荐的补气血食谱:
1、麻油鸡:
要买老母鸡的全鸡,也就是鸡的头尾脚都要一起烹煮,不可丢弃。
材料: 鸡肉,老姜几片,米酒适量,麻油
做法:锅加热,麻油倒入,油热后,加入切片的老姜,直到出香味但姜没有煎为止,把姜离移至锅的一侧,把切块的全鸡放下锅中炒,直到鸡肉7分熟后,把备好的米酒由锅的四周往中间淋,全部倒入后,盖锅煮,酒开了,即转为小火,再煮30-40分钟就好。
吃法:趁热吃,把浮油捞起,肉汤则配饭一起吃。
2、红豆汤:
材料:红豆,带皮老姜、黑糖,米酒水。
做法:将红豆放入米酒水中,加盖泡8小时。老姜切成丝,放入已泡好的红豆中。大火煮滚后转中火继续煮20分钟(加盖)。熄火,加入黑糖搅拌后即可食用。
吃法:每日2碗,可于早上10点钟及下午3点各吃一碗。
3、山药红枣羹(女人补气血必备~)
材料:山药一根、红枣四五颗
做法:1、将山药洗净,晾干,然后去皮,切成小块2、将红枣洗净,装碗备用。3、将山药、冰糖一起倒进锅里,放入水,煮30分钟,如果喜欢吃绵软的可以多煮会。4、等到山药煮的差不多时把红枣放到锅里再煮上10--15分钟,就OK啦!
哪些食材补血最快
1、黑豆:想更好的补血,不妨用黑豆煮乌骨鸡。
2、胡萝卜:含大量维生素B、c,具有补血功效。
3、面筋:含大量的铁质。
4、金针菇:含丰富的铁、维生素A、b1、c、蛋白质等。
5、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
2022-05-18
无论剖腹产还是顺产,月子期都远不止30天。一般情况下月子至少要坐满42天,但建议有条件的妈妈们产后3个月内的饮食起居都需要特别注意。事实上,只要妈妈还要喂奶, 就不能放松对气血的补养。
2、睡眠时间不够
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们几乎就没有深度睡眠了。没有真正的休息,身体机能的自我修复肯定是很慢的。
3、太早进入“减肥期”
产后半年,都是气血调补很关键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妈妈一边通过简餐来控制体重,吃得不够好,一边又哺喂母乳、照顾孩子,气血消耗过多,入不敷出,就会越来越亏虚。
4、母乳喂养对气血的损耗
母乳是宝宝的黄金食品,但也是妈妈气血所化生的。
有的妈妈背奶、母乳喂养一直到孩子一岁多甚至两岁,我们提倡母乳喂养,但长期大量的气血消耗更要求在饮食、睡眠和生活上处处顾护气血的补养。
5、负面情绪对阳气的消耗
气血不足,阳气不盛,就容易有负面情绪。而抑郁、发脾气、哭泣,每一次情绪的爆发又进一步极大地消耗了阳气。这种恶性循环,是隐蔽的气血 ,却威力无比。
中医认为,“产后多虚多淤”,需要细心调养。一些产妇由于分娩时出血较多,或本身在怀孕期间就有气血不足,也因分娩用力而损伤正气,而引起产后气血两虚,营卫失调,腠理空疏,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身体和心理变得更加虚弱。
因此产后会出现怕冷汗出,腰膝酸软,心悸气短,四肢乏力,情绪抑郁的症状。“产后一块冰”指的就是产妇阳气虚弱,可致全身上下寒冷;“产后百节空虚”是指由于妊娠和分娩损伤,而使全身关节松弛、空虚。这时应以补益气血为主,但是用药的时候需要防止助邪、滞邪,产生淤血。
一个女人选择成为母亲,不是她所谓的“天职”,也不要用那些不科学的传统去约束,甚至“绑架”她。选择成为一个母亲是女人一个了不起的决定,她需要的是你们的支持和爱护,月子期间更是要足够的休养,优质的营养,还有适当的下床走动。
在饮食上妈妈可以通过“一排二调三补”的原则来将身体慢慢调整到最佳状态。排毒阶段,也就是月子的第1个星期,推荐吃麻油炒猪肝,喝米酒;调理阶段,第2-3个星期,吃炒猪腰、生化汤等;到了月子中后期,也就是进补阶段,就开始进行营养补充了,此时可以吃麻油鸡,各种骨头汤、猪蹄等补品,能被身体很好地吸收,而不会成为脂肪。
哺乳期妈妈推荐的补气血食谱:
1、麻油鸡:
要买老母鸡的全鸡,也就是鸡的头尾脚都要一起烹煮,不可丢弃。
材料: 鸡肉,老姜几片,米酒适量,麻油
做法:锅加热,麻油倒入,油热后,加入切片的老姜,直到出香味但姜没有煎为止,把姜离移至锅的一侧,把切块的全鸡放下锅中炒,直到鸡肉7分熟后,把备好的米酒由锅的四周往中间淋,全部倒入后,盖锅煮,酒开了,即转为小火,再煮30-40分钟就好。
吃法:趁热吃,把浮油捞起,肉汤则配饭一起吃。
2、红豆汤:
材料:红豆,带皮老姜、黑糖,米酒水。
做法:将红豆放入米酒水中,加盖泡8小时。老姜切成丝,放入已泡好的红豆中。大火煮滚后转中火继续煮20分钟(加盖)。熄火,加入黑糖搅拌后即可食用。
吃法:每日2碗,可于早上10点钟及下午3点各吃一碗。
3、山药红枣羹(女人补气血必备~)
材料:山药一根、红枣四五颗
做法:1、将山药洗净,晾干,然后去皮,切成小块2、将红枣洗净,装碗备用。3、将山药、冰糖一起倒进锅里,放入水,煮30分钟,如果喜欢吃绵软的可以多煮会。4、等到山药煮的差不多时把红枣放到锅里再煮上10--15分钟,就OK啦!
哪些食材补血最快
1、黑豆:想更好的补血,不妨用黑豆煮乌骨鸡。
2、胡萝卜:含大量维生素B、c,具有补血功效。
3、面筋:含大量的铁质。
4、金针菇:含丰富的铁、维生素A、b1、c、蛋白质等。
5、龙眼肉:含丰富的铁质外,还含有维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
2022-05-18
产妇在哺乳期气血不足的症状主要是发虚汗,而且经常的头晕目眩,要改善气血就可以多喝一些有助于补血补气的食物,如老母鸡汤、红枣枸杞茶2022-05-18
哺乳期气血不足除了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之外还会伴随脸色发白的现象, 改善哺乳期气血不足的症状建议先从饮食方面入手,哺乳期气血不足建议多吃一些补血益气的食物。2022-05-18
可能是没有力气,面色苍白。应该多吃瘦肉,是可以改善内在环境,补血。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