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大青龙汤

处方

麻黄12克(去节)

桂枝4克(去皮)

甘草5克(炙)

杏仁6克(去皮、尖)

生姜9克(切)大枣10枚(擘)

石膏20克(碎)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恶风烦躁,不得眠。

备注本方是以麻黄汤加重麻黄、甘草的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所组成。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本方加重麻黄则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增加石膏清内热,除烦躁;倍甘草,加姜、枣,是和中气,调营卫,助汗源。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之功。2022-07-27
mcxzy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1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9.《伤寒论》中的方子通过剂量的变化,展现其活泼灵变和丝丝入扣的特点。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用大青龙汤,以免进一步耗损津液。10.大青龙汤不仅适用于外感病,也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如鼻五官疾患、颅内疾患、癫痫羊角风等,甚至可以用于治疗现代医学中的“中风”。11.头部疾病常因表不解,湿邪...

  • 白薇与白敛的区别: 白薇:主要用于退除虚热,尤其适用于温病后期的虚弱体质和产后余热。其利尿作用显著,有助于体内湿热的排解。 白敛: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止痛的特性,是治疗疮疡痈疽的良药。无论炎症是否成脓,白敛都能发挥其敛疮收口的功效。《伤寒论》第三十八条大青龙汤解说: 使用策略:大青龙汤...

  • 有人评价《伤寒论》的方子活泼灵变且丝丝入扣,从剂量的变化尤其能体现出来。后面说“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如果已经脉微汗出,就不能服用大青龙汤,毕竟大青龙汤是发汗剂,若再发汗的话,势必更亡津液。就会有“厥逆”,就是四肢冰冷,四逆证了;还会有“筋惕肉瞤”,筋脉和肉都...

  • 【答案】:答案:大青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具有发汘解表,清热除烦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全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 大青龙汤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太阳病内有淤热的症候,即外寒内热。伤寒论中有两处对大青龙汤的描述。首先,《伤寒论》原文指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此时,大青龙汤为主要治疗手段。若脉微弱,汗出恶风,则不可服用,否则会导致筋惕肉瞤,出现逆向反应。大青龙汤...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