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的一方只有2味药,却被我们称为“去杖汤”

张仲景的方,也叫经方。组方很是精炼,每个药都经得起推敲。有很多的小方也很妙,比如下面这个芍药甘草汤。虽然只有2味药,但用途很是广泛。我们来看看伤寒论原文:

13、芍药甘草汤 2味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13、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与四逆汤。

这些条文当中有好几个方,这里只讨论芍药甘草汤。我用此方主要是小孩子和老年人的脚抽筋,脚外伤很好用。有的全是身的皮外伤,尤其是肿痛的那种,量大一点,收效很快。我们看这几点就可抓住主证: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芍药甘草可以补充人的津液,芍药又可以缓急止痛;加上芍药可以把静脉中的血往回拉,这样就可以让毛细静脉末端的瘀积消散,也可以让人的脚筋松弛。人年纪大了脚的筋脉失去濡养,就会行动不便,芍药甘草汤就可以濡养人的筋脉,重新恢复活力。因此,芍药甘草汤又被人称为是“去杖汤”。芍药的用量可以数倍于甘草。也了解到,甘草可以用炙甘草也可以用生甘草。生甘草更易生津,但也容易导致眼睑浮肿。如果脚痛是寒凉加重,或者患者的体质偏寒,可以加炮附子。我曾经治疗一个老年人的小腿疼痛的患者,西医的诊断是,腰间盘突出症,压迫了坐骨神经痛,患者小腿疼痛难忍,尤其是夜间,经常痛到无法入睡,理疗15天,丝毫无效。就差手术了。我就用了此方,开了3剂,一剂就大效。你看看黄煌老师的医案:

黄煌老师芍药甘草汤医案:2010年4月,因为肝硬化反复呕血、贫血来门诊。我根据她消瘦、大便干结、下肢经常挛急的特点,给予芍药甘草汤水煎,每日一剂。服用四月以后复诊,病情稳定,呕血未出现,贫血好转。当她走进诊室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她脸色红润,丰满的脸庞上洋溢着喜悦,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她,71岁,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



芍药甘草汤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方剂,具有滋阴养血,柔肝止痛等功效。可以用于津液不足,阴血不足等引起的筋脉失养、筋脉拘挛等症。其中白芍酸寒,具有滋阴养血、柔肝的功效;甘草甘温,益气温中,缓急止痛。临床药理表明,芍药甘草汤有很好的解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腓肠肌痉挛以及胃肠平滑肌痉挛等,可以治疗胃痛、腹痛、痛经等症。2022-07-02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3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止痛。芍药有很好的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伤寒论》中有一个名方“芍药甘草汤”,只有芍药和甘草两味药,可解痉止痛。临床上,痉挛性腹痛、胃痛,女性痛经、乳房胀痛、乳头疼痛等,都可以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

  • 君药大黄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布鲁杆菌、鼠疫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淋病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等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强的抑杀作用,其醇提取物及片剂优于痢特灵;对100余种厌氧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仅次于甲硝唑;对肠梗阻肠内...

  • (2)言归正传,按中药说法,人体内“藏”有很多经,而如果一味药能够带领其他药来到这条经,那么这味药我们称它为引经药。2、为何需要药引有些君药或者说主药并不具有进入这条经的功能,所以需要引经药来引导君药来到病灶,治疗效果才会好哟!3、药引子的典故(1)宋代以前,大多药引列于方剂诸药...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麻黄汤的原始配方如下:1. 麻黄三两(去节)2. 桂枝三两(去皮)3. 甘草一两(炙)4. 杏仁七十枚(去皮)在此配方中,麻黄和桂枝的用量是等量的。根据1981年出土的汉代大司农铜权资料,汉代的一斤相当于当今的250克,一两约为15.625克。而一升水约合当今的200毫升。考...

  •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对后世临床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