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配茯苓有什么功效呢?

  白术、茯苓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始载于《本经》均列为“上品”。白术配茯苓更是最为常见的中药“药对”。白术、茯苓的配伍,可见于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君子汤(《医学正传》)、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等健脾著名方剂,更有白术茯苓汤,以茯苓、白术两味药组成,出自著名的《伤寒杂病论》,方中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白术以健脾燥湿为主;茯苓以利水渗湿为要。两药配伍,一健一渗,水湿则有出路。那么白术、茯苓各自都有什么功效呢?又该怎么食用呢?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白术以健脾燥湿为主;茯苓以利水渗湿为要,这两味药配对,最明显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湿。
  几款白术配茯苓的美味药膳
  1.白术茯苓粥
  【材料】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3克,生姜皮3克,砂仁3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白术、茯苓、陈皮、生姜皮、砂仁五味药煎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功效】中医认为,粳米有健脾养胃、止渴除烦、固肠止泻的功效;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生姜皮能行水消肿;砂仁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作用。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小孩食用。
  2.白术茯苓鸡汤
  【材料】 白术10克,茯苓15克,白扁豆10克,生姜3片,鸡500克。调料精盐适量,清水12杯。
  【做法】
  (1)将鸡洗净斩块备用。
  (2)锅中加沸水烧沸,下入鸡焯透,打去浮沫捞出,其他原料洗净。
  (3)砂锅内加清水煮沸,将各种原料全部放入大火煲至20分钟,转至小火煲40分钟,撇出浮油,加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鸡 有温中益气、滋养五脏、补精添髓、固胎利产的功能;薏苡仁能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白扁豆可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生姜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作用。适合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的食用。
  3.白术茯苓鲫鱼豆腐汤
  【材料】茯苓20g、白术10g、鲫鱼一条、豆腐150g
  【做法】
  (1)白术、茯苓大火煲20分钟。
  (2)鲫鱼煎至两面稍黄后放入煮沸的白术茯苓水中煲10分钟。
  (3)将豆腐切小块,放入汤中焖煮10分钟,加精盐调味即可。
2022-07-19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0:27: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一、健脾利湿 白术和茯苓都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泡水喝可以帮助改善脾虚湿重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二、利尿消肿 茯苓具有利尿作用,白术也能促进体内水分的代谢。因此,白术茯苓泡水喝对于缓解水肿症状,帮助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有很好的效果。三、安神助眠 茯苓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心...

  • 白术和茯苓是中医中常用的健脾祛湿药材。白术主要功效在于健脾,而茯苓则更偏重于燥湿。二者各有侧重,但常常搭配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茯苓的药性平和,味甘淡,归心、肺、脾、膀胱经。其主要功效包括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和宁心安神。对于脾虚水停、小便不利以及水肿等症状,茯苓常与猪苓、泽泻等药...

  • 1. 清热解毒:土茯苓和白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素,净化血液,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2. 健脾益气:土茯苓和白术对脾胃有益,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促进食欲,提高身体的能量。3. 利水消肿:土茯苓和白术具有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排尿,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

  • 1 利水消肿 白术有燥湿利水的功效,茯苓可以利水渗湿,两者常用于健脾除湿。茯苓白术煮水祛湿效果明显,脾虚者、痰饮者、水肿者可以常食用,能有效改善症状。2 健脾和胃 茯苓性平、味甘,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白术性温、味苦,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茯苓白术煮水可以用于治疗脾虚胃弱、脾虚食少、...

  • 白术和茯苓都是中医中常用的健脾祛湿药,而且茯苓、白术配伍应用,古已有之,名曰茯苓汤,出自《景岳全书》。 茯苓甘淡渗利,健脾补中,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茯苓以利水渗湿为主;白术以健脾燥湿为要。二药伍用,一渗一健,水湿则有出路,...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