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伤寒论的认识

温热病者,乃感冒时令之温邪热邪为病,发于三、四五、六月者是也。世俗不知,概以春夏秋三时感冒,俱称为伤寒,辄用仲景节庵诸书,发表温里之法,误杀苍生,不得不辨。今将四时感冒症脉病名,逐一详明,庶不误治。夫伤寒者,乃大雪以后为终之气,足太阳寒水司令,冰冻严寒,触冒寒邪,即头疼发热恶寒,身疼腰痛,脊强无汗,脉浮而紧,此寒邪伤于太阳营分,故谓伤寒,麻黄汤主之。若头疼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缓,此风邪伤于太阳卫分,即为伤风,桂枝汤主之。若头疼发热恶寒,身疼腰疼脊强,无汗烦躁,脉浮而紧,此风寒两伤营卫,大青龙汤主之。2013-07-13
简单讲: 过寒或过热都会对人有伤害 !2019-03-06
加入我的空间里面有很多医药知识论文。2013-07-1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06: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然而,也有医家支持六经气化学说。万友生氏认为,三阴三阳的气化理论是《伤寒论》的核心,若忽视这一理论,将失去理论的活力()。戴玉氏则赞赏六经气化学说在形气辨证和《伤寒论》理论研究中的价值,认为它有助于解释六经证治规律并有所贡献()。刘渡舟氏认为,这一理论富含辨证法思想和唯物论观...

  • 伤寒的定义:在古代,伤寒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疾病,其症状与传染病类似。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伤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伤寒的内容: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详细描述了伤寒的病因、病状、治疗方案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为当时的医学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后世对伤寒等传染病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

  • 《伤寒论》最伟大的“成就”是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法则。然而,这一法则忽略了疾病的本质,使得后世中医不再费心去探索病因和病理,而是陷入主观思辨的泥潭。这种理论体系在面对传染病时显得无力,对疾病的整体控制和个体治疗效果有限。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伤寒论》的临床价值几乎为零。面对传染病,现...

  • 《伤寒论》主要聚焦于伤寒这一病症的研究,而《伤寒杂病论》则涵盖了更多种类的疾病,包括伤寒及其他内科、外科疾病。两者虽然都涉及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但侧重点和范围有所不同。《伤寒论》更注重对伤寒病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方法的探索,而《伤寒杂病论》则展示了中医学对多种疾病的全面认识和综合治疗的...

  • 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