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肺气虚的症状

脾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脾肺两脏气虚,出现脾失健运,肺失宣降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声低懒言,乏力少气,或吐痰清稀而多,或见面浮肢肿,面白无华,舌质淡,苔白滑,脉细弱。
脾肺气虚证,主要以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脾主运化,为生气之源,脾气不足,不能输精于肺,致肺气日损。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渍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宣降失常,脾气受困,终致脾气亦虚。
则面色
白,水湿泛溢,可致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征。
久咳不止,肺气受损,故咳嗽气短而喘;气虚水津不布,聚湿生痰,则痰多稀白。脾气虚,运化失健,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不舒;湿邪下注,则大便溏;气虚机能活动减弱,故声低懒言,疲倦乏力,肌肤失养,则面色
白,水湿泛溢,可致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征。
脾肺气虚证与心肺气虚证,均有气虚表现,所不同者,前者伴见脾病证候,后者兼有心病证候。 脾肺气虚证,是指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于久病咳喘,肺虚及脾,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不能输精于肺所致。以咳喘,纳少,腹胀便溏与气虚证共见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 久咳不止,气短而喘,痰多稀白,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声低懒言,面色白,甚则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辩证分析:脾主运化,为生气之源,脾气不足,不能输精于肺,致肺气日损。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上渍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宣降失常,气逆郁上,则久咳不止,气短;日久脾气受困,终致脾气亦虚。气虚水津不布,聚湿生痰,则痰多稀白。脾气虚,运化失健,可见食欲不振,腹胀不舒;湿邪下注,则大便溏;气虚功能活动减弱,故声低懒言,疲倦乏力,肌肤失养则面色
白,水湿泛溢,可致面浮足肿。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征。2019-11-26
中医内科常见病-第28节虚劳01气虚:肺气虚证、心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表现及诊断

2021-02-08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15 14:47: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病机分析表明,肺脾气虚主要表现为咳喘、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脾为生疾之源,肺为贮疾之器。脾虚导致食欲不振和腹部胀满,脾虚生湿,湿气聚结成痰,痰多且稀白,上贮于肺,导致呼吸短促;肺脾气虚,运化无力,水气泛滥,表现为面色苍白,声音低沉懒言,面部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弱,这些都是...

  • 肺气虚与脾气虚的鉴别主要在于病位和症状。肺气虚,病位在肺,表现为咳喘、痰液清稀,气短,活动时症状加重。其特征性症状包括易感风寒。相比之下,脾气虚病在脾,主要表现为纳差、腹胀、食后症状加重,大便溏薄或浮肿。若两症并发,即为肺脾两虚。肺气虚与心气虚的区分在于脏腑不同。肺气虚特有咳喘...

  • 肺脾两虚的症状主要体现在痰湿运化,因为肺部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咳、痰、喘,而脾与肺有关,脾为生痰之官,肺为助痰之气,所以脾肺两虚时会不停生痰。患者进食时,在脾胃无法消化时则会生痰,生痰后到肺就会出现痰湿较重,如咳嗽时存在痰白黏、痰出不停等情况。患者伴有肺气虚时肺阳气不足且无法...

  • 肺脾气虚,一般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咳痰清稀,面部虚浮,下肢微肿,声低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滑,脉弱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由于运化不利导致的,一般主要以补气为主,可以用补气的食疗方,最好是应用药膳的方式来进行食补,这样效果...

  • 【答案】:C “心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为 胸闷,咳嗽,气短而喘,心悸,动则尤甚,吐痰清稀,神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或唇舌淡紫,脉弱或结或代;脾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部虚浮,下肢微肿,声低懒言,神...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