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宝宝的中药汤剂的调理方法

  孩子胃口差,不愿吃饭,这是都市里家长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孩子食欲不振,就会容易消瘦,时间长了,还会发生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最终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若方法用尽,仍没法让孩子好好吃饭,可以试试中医。
   小儿厌食 多因脾虚
  南宁市民廖女士,近几天来为女儿食欲不好而揪心。以前女儿吃饭总是顿顿香,可近一周来,喂她吃饭吃不到几口就不愿张嘴了。看着1岁半的女儿,一天一天瘦下去,原本肥嘟嘟的圆脸快露出尖下巴了,廖女士既心疼又担心。
  廖女士为求女儿胃口好,在饭菜上多变了花样,菜肴色泽更好看,味道做得更香,欲以此调动起女儿的胃口。但试了几天,小宝贝的胃口依然不好。年轻妈妈不敢乱给宝宝用药,于是便采纳了朋友的建议,带上女儿去找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多跟脾虚有关。脾虚,则多因饮食不节,或抵抗力不足,致使身体虚弱,因而连累脾胃。脾胃虚弱之后,小儿容易出现的症状是消化不良、食滞等。
   四君子汤加减方:
  醒脾行气
  调理的关键是:醒脾行气。对付小儿厌食,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罗鸿宇医生的经验是:用四君子汤加减方调理。罗鸿宇有个6岁大的女儿,作为一名中医,每当女儿厌食、挑食时,他就会用这个方子来给女儿调理。
  四君子汤是中医治脾胃气虚的`主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方子对于半岁以上的小儿都适用。人参益气补中,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渗湿健脾,甘草甘缓和中。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
   但小儿不宜用人参,因为人参使用不当,会使小儿身体提前发育,因此以更温和的党参代替,可以减轻此方面的副作用。
   相关链接
  中药验方
  1、厌食用陈皮
  对小儿由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可用四君子汤+陈皮,组配成异功散,来进行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陈皮3克。陈皮归脾经,有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功效。
  2、不爱吃米饭用麦芽
  当孩子出现挑食、厌食,尤其是不爱吃米饭或面食时,用四君子汤+麦芽来调理。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麦芽8克、谷芽8克调理。若孩子有舌苔白厚,则在上面基础上加砂仁(后下)5克。砂仁能醒脾行气。麦芽、谷芽都归脾经、胃经,有消食健胃之功。但前者偏于消食疏肝,而后者长于醒脾养胃。若在补脾方药中,稍微加点麦芽、谷芽,能醒脾健胃,有补而无滞,消而无伤之妙。
  3、不爱吃肉用山楂
  孩子若不爱吃肉,则用四君子汤+山楂。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山楂8克。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酸类物质等,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
  4、伴有食滞用枳实
  若孩子胃口不好,伴有大便硬结的现象,说明是食滞。食欲旺盛或消化系统弱,都会引起食滞。应用四君子汤+枳实或鸡内金。
  具体药方是:党参8克、白术8克、茯苓8克、甘草8克、枳实8克(或鸡内金5~8克),可有效改善症状。枳实归脾、胃经,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功效。鸡内金,归脾、胃、小肠经,有消食健胃功效。
   延伸阅读
  方药味甘甜 小儿不抵触
  家长也许会担心,中药往往苦口,孩子不愿喝怎么办?但该药方成分构成,足以让家长放心了。因为四君子汤中有甘草,甘草味道是甘甜的,因此方药不但不苦口,反而还甘甜。小儿对甜味往往是最难抗拒的,自然愿喝。
  用山楂制成的山楂片,常用来调整孩子的胃口。
2022-06-26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1:11: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指毛桃四神汤是一种能够调理脾脏的传统中药汤剂。其配方中包含五指毛桃、茯苓、莲子等多种中药材,这些成分共同发挥药效,帮助缓解脾虚久泻、食欲不振等健康问题。其中,五指毛桃具有健脾化湿、宁心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腹泻、消化不良等。而四神汤则以其祛湿养胃、清热的特性,对...

  • 1、健脾丸,它是有名的消食导滞药,有很好的健脾消食作用,是小儿脾虚消化不良常用药,另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疾患,它的药方组成为: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有健脾开胃作用,对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有很好的改善效果。2、木香顺气丸:它的...

  • 1. 白术:补脾益气,固表止汗。2.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3. 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4. 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5.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6.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7. 木香:行气止痛,温中和胃。8.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9. 生姜、大枣:辅助调和脾胃,增强...

  • 对于脾虚的治疗,首先应当从饮食调理入手。推荐食用山药、莲子、茯苓、白术、党参、黄芪等具有健脾益气、养胃止泻的食材。同时,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难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在服用药物方面,可以选择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进行治疗。中药汤剂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由中医师根据...

  • 肠胃湿热脾虚的中药方 1、白蔻仁6g,竹叶6g,厚朴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实9g,木香6g,黄连6g 2、白虎汤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药15茯苓30(克)3、方拟藿香、佩兰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猪苓各12克,土炒白术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黄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