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便秘?

便秘,在中医理论中分为两种大的分类,其中包括实秘和虚秘,而对于实秘和虚秘也会有不同的辨证分类,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秘的情况,其中包括胃肠积热,那么,胃肠积热的便秘属于大便秘结或者是腹胀、腹痛以及会出现面红身热、口干口臭等症状。在治疗上,一般会选择麻子仁丸进行治疗。
另外,气机郁滞也属于实秘,往往会出现大便干结,并且出现气急不畅、腹中胀痛、胸胁胀满等等。对于治疗往往会选择六磨汤,还有就是阴寒积滞,阴寒积滞也是属于实秘的一种,在治疗上会选择大黄附子汤进行治疗。
第二、虚秘,虚秘分为气虚秘,在治疗上会选择黄芪汤,血虚秘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大便干结,在治疗上会选择润肠丸。
另外,阴虚秘和阳虚秘都是气虚便秘的一种,也同属于虚秘,对于治疗阴虚往往会选择增液汤,而阳虚便秘会选择济川煎进行治疗,所以说,便秘的中医辨证有很多,临床上应该加以区分。2021-01-09
中医治疗便秘以内治法(内服方药)为主,同时辅以外治法(药物灌肠、针灸等)进行综合治疗。
便秘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劳伤过度等。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导致的肠道传导失司。
(1)内治法:①胃肠积热证,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内烦乱等,治疗时可以选择麻子仁丸,泄热通便,促使大便排出;②气机郁滞证,表现为腹中胀痛,有便意但难以排出,或肠鸣、排气频繁,胸胁痞满,治疗时可以选择六磨汤,行气导滞,促进排便;③阴寒积滞证,表现为大便困难,腹部拘急疼痛,四肢冰凉,两侧胁下疼痛,治疗时可以选择大黄附子汤,温里散寒,导滞通便;④气虚证,表现为大便软而不干,虽有便意但难以排出,便后汗出明显,自觉乏力,治疗时可以使用黄芪汤,补气润肠;⑤血虚证,表现为大便干,口唇颜色淡,面色无光泽,失眠多梦等,治疗时可以使用润肠丸,养血润燥,利于排便;⑥阴虚证,表现为大便干结成球,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治疗时可以使用增液汤,滋阴通便;⑦阳虚证,表现为大便干或不干,小便色淡而多,面色白,四肢冰凉,喜欢温热,腰膝冷痛,治疗时应当选用济川煎,温阳通便。
(2)外治法:①药物灌肠,可以选择温盐水、肥皂水等,以帮助排便,但灌肠不能根本性解决便秘,且灌肠频率不可过高;②针灸,针刺主穴选用天枢、支沟、上巨虚、大肠俞,。另外,根据辨证酌加配穴,如胃肠积热证加合谷、曲池,用泻法;气机郁滞证加中脘、行间,用泻法;阴寒积滞证加气海、神阙,用艾灸;虚证加脾俞、肾俞,用补法。2021-01-09
你好,有的便秘是因为脾虚,有的便秘是因为肥胖,所以当然得辨证施治。2021-01-09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1:08: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治疗便秘同样需辨证施治。实证可取天枢、支沟、上巨虚穴,用泻法。寒者加灸法。胃肠燥热者可配曲池、合谷、尺泽、内庭等穴。肝郁气滞者可配太冲、阳陵泉、气海等穴。气虚者可配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血虚者可配三阴交、照海等穴。肾阳虚弱者可配肾俞、气海、神阙等穴。大葱捣烂炒热烫神...

  • 中医治疗便秘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热秘,通常采用清热润肠或泄热通腑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调胃承气汤和麻子仁丸。对于气秘,则注重顺气行气,常用六磨汤。气虚便秘则需要健脾益气,方选黄芪汤。血虚便秘则需养血润燥,常用润肠丸。阳虚冷秘则需温通开秘,济...

  • 中医认为便秘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因此在治疗上往往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比如,对于湿热内蕴的患者,可能会采用清热利湿的中药;而对于脾虚气弱者,则可能选择健脾益气的药物。此外,中医还强调针灸、拔罐、食疗等非药物疗法,帮助改善肠道功能。西医治疗便秘则侧重于对症下药,针对便...

  • 辨证施治 一实秘 1.肠胃积热 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

  • 中医治疗脾虚便秘以辨证施治为主,强调调整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治疗过程中,可采用中药调理,如健脾益气、润肠通便的中药方剂。同时,饮食调养也很关键,建议患者避免寒凉、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于消化、富含纤维的果蔬,如山药、莲子、香蕉、苹果等,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症状。此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