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脑太阳穴部位,为什么会经常痛?

你的病症可能是偏头痛(最好还是去医院确诊) 给你找些偏头痛的资料,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什么是偏头痛 偏头痛属于血管性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其发作特征为单侧或由一侧转向另一侧,伴有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先兆,间歇期如常人,可有家族史。 二、偏头痛可分哪几类 偏头痛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普通型偏头痛(无先兆症状性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占偏头痛病人的80%以上。 先兆症状可有可无,若有先兆也只是短暂而轻微的看东西模糊。头痛进行的方式与典型偏头痛相同,但常左右不定,性质为搏动性,头痛可因体力活动而加重。有时从两侧开始。头痛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持续1 ~3天,也可数日,也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常有家族史。在女性,头痛有时与月经周期有关,则称之'月经型偏头痛'。 (二)典型偏头痛:(有先兆症状性偏头痛)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有以下特点:头痛发作之前有最常见的、典型的视觉先兆,多在头痛前20~30分钟出现一些闪烁的暗点、火星般的亮光、“W”状闪光、"眼前冒金星"或偏盲(一侧看不见)。这些症状往往发生在一侧的视野内,在头痛到来之前发展到最高峰,然后消失。少见的先兆可有偏身麻木、面部针刺样感觉、偏瘫或说不出活。先兆消失后很快出现偏头痛,一般先从一侧额颞部(太阳穴周围)或眼眶周围开始,少数可从顶、枕部开始,逐渐扩散到半个头或整个头部,头痛逐渐加重,由钝痛到钻痛性或搏动性痛(跳痛)。多固定在一侧,也可以两侧。用手指按压局部跳动剧烈的血管时可使头痛减轻。头痛时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植物性神经症状。此时病人非常疲乏,明显地畏光、怕声响,喜欢一个人静卧在暗室内。每次头痛持续的时间多为几小时至十余小时.少数人可持续1~2天,常常是睡一觉后完全恢复正常。脑血流图、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有异常发现,可帮助诊断。 典型偏头痛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包括眼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失语型偏头痛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痛(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痛):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出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 (4)不伴头痛的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痛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睑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痛等位发作):有偏头痛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痛。 (五)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痛持续状态。 三、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发作在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即颅内血管收缩期、颅外血管扩张期和缓解期。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l)颅内血管收缩期:也称头痛前期或先兆期,常在头痛前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症状。如视觉方面常有眼前冒金星、偏盲、视野缺损;个别患者可出现短暂半身麻木、肢体无力及言语不清等,但很少发展成永久性损害。出现上述症状往往预示头痛即将发作。 (2)颅外血管扩张期:随着缺血症状的逐渐缓解,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随即出现,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头痛可以是一例额颞部或双侧呈持续性跳痛或钝痛、胀痛,大多数都很剧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同时伴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或发红、烦躁、恶心、呕吐、食欲差、心慌等植物神经症状,入睡后头痛可减轻或消失。在此期间有时可见脑电图异常,穿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血流速度加快,脑血流图呈低张或速降波。 (3)缓解期:在血管扩张和头痛发作持续一定时间又趋于正常状态时,则进人此期。这段时间里上述症状消失,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少数人存在头晕、乏力、多梦等。若在缓解期中进行仪器检查,多数不能发现异常。这段时期可为数周或数月不等。 事实上,上述三个时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且无明显间隔期,每个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可无先兆期。2014-08-29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0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不同部位提示不同病症 1、太阳穴 太阳穴青筋凸起,表示有脑动脉硬化、头痛、中风的迹象。意见建议:建议,额头呈现青筋,表示可能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有的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静脉血管也要比一般人明显;有的人喝酒、运动后血管会不同程度地凸起。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青筋其实是静脉血管---...

  • 太阳穴位于耳廓前方、前额两侧,大致处于外眼角延长线之上。在中医理论中,左侧被称为“太阳”,而右侧则是“太阴”。它是武术中最早被发现的致命点之一,因此在中国医学中被视为“经外奇穴”。《少林拳》记载,如果太阳穴被击中,可能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而现代医学也证实,击中太阳穴确实可能导致脑震荡或...

  • 神经性头痛源于头部肌肉紧张和收缩,患者感觉头部被紧束或压迫,常伴有跳动性头痛,吸烟和饮酒过度会加剧这种疼痛。更年期性头痛与内分泌变化有关,导致患者情绪波动,急躁易怒,精神紧张, 减退,经量减少。神经衰弱性头痛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他们常感到头部胀痛,伴有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颅内占位性病变...

  • 一、神庭穴 神庭穴的位置在头部,中间发际线往上0.5寸,再左右额头肌肉的交界处。它在静脉很多额头神经都有分布。按摩神庭穴可以通过经脉来缓解神经系统的紧张,从而让头脑保持清醒。按摩神庭穴的方法:两指并拢按压穴位8-10秒钟,重复5-7次即可;也可以两指轻柔的揉压穴位50-100次。二、太阳穴 ...

  • 健脑按摩,一种旨在刺激脑神经,舒经活络,增进血液循环的技巧,能让人感到头脑清晰,记忆力增强,精神饱满。按摩的第一步是按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后方约一寸的凹陷处。操作时,双手搓热,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太阳穴,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此动作36次,专注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