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养生秘诀

老中医养生秘诀
  老中医养生秘诀,进入一定的年纪之后,会逐渐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越来越看重养生。现在养生大军也并不全是中老年人,许多年轻人也在倡导这个理念,让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分享给大家老中医养生秘诀。
  老中医养生秘诀1    1、除了喝酒外,少吃凉菜
  在古代,人们吃到凉菜,一定是下酒用的,因为无论白酒、黄酒都是温热之物,有凉菜相伴,正好中和。现代人吃凉菜成了习惯,在我看来倒是不健康的,并不利于肠胃。
   2、绝对不吃苦瓜炒鸡蛋
  中国人的确有爱吃鸡蛋的传统,早上煮鸡蛋,中午西红柿炒蛋,晚上苦瓜炒蛋。苦瓜性寒,鸡蛋也是寒凉之物,这两者加在一起,非常严重,在我看来就是毒药,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吃。
   3、早餐尊崇传统,白粥、油条或者煎鸡蛋
  吃什么健康,很多人抨击油条不健康,是垃圾食品,我觉得食物没有“美恶”,关键在于适度,白粥、油条、小菜,是中国人的传统,吃着舒服。煮鸡蛋寒冷,我是不吃的,油煎一下就中和了,所以我是吃煎鸡蛋的。
   4、饮食有节
  道家有个观点,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数的,早吃,多吃,你就早完蛋;慢慢吃,悠着点吃,你就能活得长久。所以我绝对不暴饮暴食。
   5、现代人一大病症是不饥不饿
  饥饿连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其实两者有本质差别,“饥”是摄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而“饿”是主观感受,是想吃东西的欲望。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水太旺,不觉得饿的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不饥不饿是现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肚子里面塞满食物,老是处于积食的状态。他们的肠胃相对满实,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腹胀、不放屁、晚上睡觉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不饥而饿,则是现代肥胖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饱,但总是感觉饿。这个病机则在于心火过亢,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内心存在深刻不满足感,以致出现食欲亢进。中医治疗一般用黄连、栀子等苦寒泄心的药物。
   6、早晨不饿吃鸡蛋牛奶,那是毒药
  很多人问我吃什么有益健康,我说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不饥不饿时候不吃,哪怕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很多人在规劝人们要吃早饭,没有人关心早晨起来,当事人是不是饥饿,头天晚上的饭还在胃里没有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又要塞进去一堆牛奶鸡蛋,不就是毒药吗?
  早餐清洗肠胃可以喝碗五谷粉,是用五谷杂粮磨成细粉,方便冲泡。多吃五谷杂粮有利每天肠胃运转,排便排毒,长喝可延年益寿。饿而不饥的时候,应该吃点点心,三口就得。饥而不饿的时候,就要去看医生,调节情绪。

   7、不要大量喝水,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所谓健康理念,一天八杯水,多喝水可以排毒,还可以冲刷大肠什么的。其实,这样喝水,非常伤肾,严重的还会造成肾虚,憋不住尿。
  喝水要小口,三口即止,留有余地,方便消化吸收。现代人光图快,灌水牛饮,结果导致胃中存有大量冷水,不是尿出去,就是存下来,没有办法成为体液。喝水的学问还在于不喝淡水,淡水副作用就是利尿,淡水穿肠子过,体液无处留。所以古人要在淡水中加上苦味的茶叶,在吃西瓜时候加入微量盐,目的就是防止津液流失。
   8、不喝冻水、冻饮料
  冷饮喝到胃里,就要靠胃的热气,把它温到36、5℃跟人体一样的温度。日积月累,胃受不了,肺胃相连,肺也受不了。有人喜欢吃饭之前先来杯冻饮料,那就完了,等你吃饭的时候,任你吃多少,任你吃到多撑,都会没感觉,时间长了,你就变得奇胖。一般人吃到七八分饱就差不多了。

  老中医养生秘诀2    1、动作“慢”一点
  慢养生一直是中医提倡的一种方法,尤其对于现代人而言更应当要慢一点。
  首先,动作慢一点。不管是起床还是运动,都不要太过急躁,动作过急、过猛会导致身体供血不及时,持续头晕、心悸等现象。
  其次,吃饭速度慢一点。急急匆匆的吃饭不仅会导致肥胖的发生还会引起胃肠道疾病,导致人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吸收不充分,危害身体健康。
   2、经常做运“动”
  中医里有一句话“五劳伤身”,其中“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这四个劳伤就和不运动有关,不动则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气血瘀滞,长期如此自然会出现疾病。
  首先,对于年轻人而言可以参与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锻炼,如跑步、骑车、游泳等等,一方面可以增加抵抗力,另一方面可以燃烧脂肪,有利于保持好身材。
  其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可以选择一些动作比较缓的运动,如太极拳、五禽戏、散步等。这样有助气血的运行避免疾病的出现。另一方面,人类会随着年龄的增加,新陈代谢会减缓,毒素更容易堆积,所以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延缓衰老,清理身体。另外,想要延缓衰老,还可以通过保健品达到养生目的,多利亚奇亚籽原产于南美洲,含有20%的植物性Omega-3 ALA、37%的膳食纤维、丰富的全蛋白质、抗氧化物及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全面平衡营养素。>>>养生商城正在促销中,史上最低价,只限年前促销,错过再没机会,赶紧点击了解详情!
  另外,运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运动,还要注意大脑的运动。衰老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随着身体的衰老,脑细胞也在死亡和减少,多做大脑运动可以延缓大脑的死亡,调动大脑的潜能。
   3、滋“润”身体
  润养生可以从滋润皮肤和滋润内脏两方面来看,水在人体中大约占用70%的重量,而每个年龄段的人,其体内含水量会不同,越是衰老,体内的水分流失会越多。或者说水分的流失是衰老的开始。
  首先,要多喝水。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体液,但是承载血液流动的是水,一天中有多达200升的水从血管中过滤出,如果人体失水15%以上,那么会逐渐失去生命体征。
  其次,要多滋润五脏。五脏六腑的燥热会带来很多疾病,如肺燥则会出现干咳现象,肝火旺盛则会导致头发油腻、口臭、痘痘等问题。所以保证五脏六腑的滋润,也是保证身体的健康。
  滋润五脏六腑除了多喝水,还可以食用一些养生食物,如山药可以润肺、肾和脾胃,绿色蔬菜入肝等。

   4、注意保“暖”
  保暖是中医里养生的`重点,保暖不等于穿得多,一味的多穿衣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里也有冻养生的说法。暖是注重身体四末的保暖,即手脚四肢的保暖。
  首先,人体的四肢距离心脏最远,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良的现象,四肢的保暖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其次,在人体的脚上有很多对应人体五脏六腑的穴位,保暖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保暖,如冬季保护好脖子和后背、肚脐等。
   5、精神放“松”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人的精神和身体都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这样一方面增加精神压力,出现内分泌失调,容易患病。另一方面,身体会出现肌肉僵硬、乏力、酸痛等现象。另外,匆忙的现代人和古人相比,呼吸的时间都在缩短,所以放松身心更为重要。
  首先,精神上的放松,可以听音乐、看书,还可以关掉手机,走出门,到野外进行精神上的放松。
  其次,身体上的放松,长期身体紧绷会导致气血瘀滞,气血不通则会出现疼痛。身体上的放松可以采取运动、按摩和泡澡的方法。另外,做深呼吸运动也是不错的放松方法。
2022-08-20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7:35:0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第二条养生法是注重脾胃的养护。高老认为,脾胃健康是身体的根本,他通过合理饮食来滋养脾胃,如早餐鸡蛋牛奶配粗粮,午餐荤素搭配,晚餐则以清淡为主,注重膳食平衡。高老还经常运用中医的“点筋法”按摩,以激活经络和穴位,帮助身体保持活力。每天一小时的按摩操,有助于预防肌少症,使身心舒畅。睡前...

  • 甘麦大枣汤:小麦60克,大枣15个,甘草10克。用水3碗,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国医大师刘敏如(86岁) 刘敏如认为女性要谨慎对待妇科炎症,对于患有阴痒症或各种炎症女性来说,可在:银花藤(100克)、野菊花(50克)、蒲公英(100克)、大蒜杆(50克)、龙胆草(50克)、蛇床子(50克)、刺黄芬(...

  • 可多食用:枸杞、山药、五味子、薏苡仁等药食材或食用老中医养生道“松子延年膏”等,均具补肺益肾之效。年过九十调肾气。年过九旬,肾气即将枯竭而经脉空虚,人体会出现腰膝酸软、怕冷多病之肾元不足的症状。老中医养生道认为,可用壮阳之品补益肾气,如鹿茸、蛤蚧、紫河车等,也可食用老中医养生道“...

  • 老中医的10个护肾秘诀1.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风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很多穴位,如涌泉穴等,每晚睡觉前按揉按揉,可起到养肾固精的功效。2...

  • 他分享了一个98岁老阿姨的养生秘诀:黑米、早睡早起、少发脾气,这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却是养生智慧的体现,强调了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元瑜伽则深入挖掘中医的“三因法则”,即顺应天时、因人而异和因地制宜,打造了一套适合中国人个性化养生的体系。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倡导“上...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