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积滞适合什么食疗药膳?

(1)加味石膏粥
[原料]生石膏90~100克,番泻叶3~5克,粳米100克。
[操作]先将生石膏煎汁,取汁去渣,番泻叶用开水泡。煎液与粳米共煮为粥,再调入番泻叶浸泡液,稍煮即成。
[功效]通腑,泄热,攻下。
(2)茯苓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适量。
[操作]先将赤小豆浸泡半日,与薏苡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3)二冬粥
[原料]麦门冬、天门冬各10g,捣碎,粳米50g,冰糖适量,加水500ml,煎至米烂,每日3次。
[操作]麦门冬、天门冬,捣碎与粳米、冰糖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至米烂即成。
[功效]用于实热腹痛后津液不足。
2019-12-27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3 11:08: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肿。适用于有肥胖性水肿、脚气、腹胀腹泻等症人士。建议读者可用赤小豆、桑白皮,水煎煮约20分钟,饮汤食豆或煲汤时加入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4、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对于一些脾虚呕吐、食少便...

  • 治疗此类的症状,前期表现为食积湿热为明显的,重在传导清泻,治疗可以用枳实导滞丸等方药治疗,配方里有枳实、大黄能够通腑泻热、行气导滞;还用了黄芩、黄连能够清泻胃肠之间的湿热;配合白术、茯苓健脾胃,神曲消食和胃;泽泻利水泻热。枳实导滞丸配方里面用大黄、黄芩、黄连等药物相对苦寒,一般短时...

  • 苦参性寒,味苦,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可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湿热带下,湿热疮疹等多重湿热病症。苦参味苦,又有一股特殊的气味,所以在将苦参搭配入药膳时,需要用一些红糖或白糖调和。除湿药膳方:材料:苦参6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方法:先将苦参加水400毫升,煎煮约...

  • [常方]大承气汤。[处方]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方义]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加减]若燥结不甚,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湿象较显者,可去...

  • 湿热,气虚体质都应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去调理。分别是:湿热体质饮食调理:宜食用清利湿热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发的薏仁 茯苓配方粉、红小豆、蚕豆、绿豆、兔肉、鸭肉、鲫鱼、绿豆芽、莲藕、空心菜等。忌辛辣燥烈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戒烟酒。不宜暴饮暴食...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