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的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①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  ④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⑤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可见黄疸,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此外,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2013-07-26
细菌性痢疾有发热、周身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大便化验大量脓细胞;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持续的高热,全身中毒性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本病又称为肠热病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肠出血、肠穿孔是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
中毒性痢疾全身反应重,局部轻。有三个特点:一是来势急,当痢疾杆菌随污染食物进入体内后几个小时就可发病,病情在几分钟内便可急转直下。二是病势凶险,大多以突发高烧或超高热(42℃)起病,病人手脚发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细弱或摸不到、口唇和指甲发青、呼吸急促、尿少或无尿;有的还出现抽风、神志不清、反复惊厥等症状,如抢救不及时,常导致死亡。三是不少患儿腹泻症状比中毒症状出现晚,而且轻,易被家长忽视。如孩子突然发热、抽风,即使没有腹泻、腹痛症状,也应想到毒痢的可能性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2019-12-14
我上《传染病学》时老师说的:稽留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无欲貌)、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减少或缺失)。2013-07-26
伤寒舌,玫瑰疹,相对脉缓,脾肝肿大 ...保重身体啊2013-07-2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2:45: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典型的伤寒的临床表现,大概在经过一到两周的潜伏期以后,进入到病程的第一期,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可能伴有其他的症状和体征,例如胃寒、寒战、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右下腹部的压痛。随着病程的进展,到第2到3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发热。另外,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

  • 伤寒的特点:1. 临床表现:初期会出现发热、不适、全身无力、头痛等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咽痛、咳嗽等。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改变或急性肠穿孔等。2. 病程发展:伤寒的病程相对较长,典型病程为两周左右,但也可能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患者通常在发病后的第三周开始出...

  • 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殊的中毒症状以及肝脾肿大的特征。此外,还会出现玫瑰疹,这是伤寒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三至四周。白细胞减少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伤寒全年都可能发生,但夏季和秋季的发病率较高。这一时期,环境温度较高,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青壮年...

  • 伤寒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伤寒主要由伤寒杆菌引起,通过水或食物传播,人们一旦感染,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其主要特点包括长期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以及皮肤出现玫瑰疹等。伤寒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如初期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之后逐渐出现典型的伤寒症状。伤寒患者应接受及时的诊断和...

  • 伤寒主要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是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在发病的3-4周会出现肠穿孔和肠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伤寒具有一定的特点,具体如下:第一、从发热上,在发热早期体温呈阶梯样上升,最后可以达到39-40℃,以后呈持续性稽留高热。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