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伤寒肠道四期病变的特点。

【答案】:伤寒肠道四期病变的特点:①髓样肿胀期:发病的第一周。回肠下段的淋巴组织明显增生、肿胀,突出于黏膜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质软,表面凹凸不平,状似脑回,故称为“髓样肿胀”:镜下观察:肠壁淋巴组织内伤寒细胞增生,形成伤寒肉芽肿,周围肠壁组织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②坏死期:发病的第二周。由于肠壁内淋巴组织的明显增生局部组织血管受压而缺血以及细菌毒素的作用,使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和表面发生小灶性坏死。镜下观察:坏死组织是一片红染无结构物质,周围和底部可见典型的伤寒肉芽肿。
③溃疡期:发病的第三周。坏死的肠黏膜脱落而形成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隆起。其溃疡外形与淋巴小结的分布及形态一致,溃疡长轴与肠管长轴平行,此为伤寒溃疡的特点。溃疡深浅不一,常达黏膜下层,严重者可穿透肌层和浆膜,引起肠穿孔。④愈合期:发病的第四周。溃疡由于肉芽组织的增生将其填充,溃疡边缘由肠黏膜上皮再生而修复,一般不留瘢痕。2023-11-12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18 22:47: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伤寒肠道病变各期变化特点:(1)髓样肿胀期: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回肠下段淋巴组织明显肿胀,状似脑回。(2)坏死期: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发生小灶状坏死。(3)溃疡期:坏死组织崩溃脱落,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4)愈合期:坏死组织脱落干净,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的增生,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一、肠道病变 病变以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病变的发展过程分为四期。1.髓样肿胀期:起病第一周,肠粘膜肿胀,似脑的沟回。2.坏死期:起病第二周,肠...

  • 伤寒肠道病变特点是主要累及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另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同时受累,可引起肠穿孔。

  • 伤寒的典型四期:①初期(侵袭期):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日内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②极期: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较多在本期出现。发热以高热、稽留热为主要热型,持续10~14天。神经系...

  • 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①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