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脾湿症状,

脾湿症状: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
,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
分类:一、寒湿:其中寒湿困脾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
二、热湿:湿热蕴脾是指湿热内蕴,脾湿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其临床表现为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口中粘腻,口渴不多饮,便溏不爽。
调养脾胃的方法:1、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
2、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肠胃溃疡患者容易复发,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你,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觉时盖好被褥,防止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3、立秋后最好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
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消化道不适的人在秋季应当少食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食物。
在微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微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具有“自净”机制,这也是机体“正气”的重要内容。有益菌具有生态优势,它在生态区形成一层生物膜,起着占位性保护作用,与人体免疫系统配合,产生一种特殊的生物和生化环境,抗御和排除外籍菌,成为一道御邪的生物屏障。
水苏糖是一种理想的的微生态调节剂。它不仅能起到平衡微生态的作用,还可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能起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折之,不足者补之”的效应,具有“已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强身”的显著特点。2020-04-28
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2019-04-15
现代人很多人都有脾虚脾湿,尤其是南方人,湿气特别重。有一些经验的阿姨会建议你,每天早上蒸淮山或山药吃,这个可以缓解脾湿症状。南方,每到三月份,就是梅雨天气,湿气特别重,因此需要去喝祛湿汤。一般素材里面含有,山药、茯苓、薏米(孕妇慎吃)、赤小豆等,用老鸭、鸡、排骨等做汤底,这个不错,尤其有广东特色。脾虚脾湿,建议先祛湿,再进行脾虚调养。2019-04-15
有怕冷,精力不足,易疲劳,体力衰弱等。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来滋养五脏,如龟肉、兔肉、猪肺、猪蹄、蜂蜜、白木耳等。饮食要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019-04-15
当身体出现脾虚时,我们会有哪些感觉呢?
1.感觉到累,2.不想吃饭,3.不明原因的拉肚子,4.容易肚子痛,5.容易怕冷,6.容易浮肿,7.容易气短,8.皮肤不好,9.容易脚臭,10.容易发生妇科病
脾湿容易痰多
中医认为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而一旦脾虚、脾湿,则会导致水湿郁内,产生痰浊现象,容易出现咳嗽、咳痰。
所以想症状有所缓解,平时饮食要多加注意,避免食用生冷、肥腻食物,以及避免暴饮暴食。2019-04-15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4-11-14 12:10: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因为油脂这玩意儿是导致人们得高血压、糖尿病的最大因素。通常会累积十年以上在人们中老年时发病,脾湿通常情况下只能减缓,不能根治。脾湿的症状除非找真正的老中医看,他又肯治你。 再其次以你目前的脾湿状况看还好,舌上发白一般是实证,脾湿症一般是虚证,且...

  • 1、饮食减少、脘痞、大便溏薄,食油腻易腹泻,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哮证。2、神倦乏力,气短懒言,语言低微,痰多质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腻,脉象细软。3、由于脾失健运,饮食不化,水湿郁内,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成哮喘。

  • 湿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