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与脾阳虚

现在很多健康媒体、育儿专家都会提醒家长,如果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要注意为孩子健脾、补脾。但仅是补脾还不够,因为脾虚也分阴阳,只有对症才能准确解决孩子的问题。

脾阴虚和脾阳虚如同一个坐标上的两个极端,脾阴虚是阴虚有热,脾阳虚则是阳虚怕冷。为孩子补脾之前弄清这两者的区别,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通过舌象来判断小儿的脾虚是脾阴虚还是脾阳虚。脾阴虚的舌象:小儿的嘴唇较鲜红,舌苔是薄的,舌尖红,眼袋大、颜色红紫,这个就是脾阴虚症状。

脾阳虚的舌象:嘴色正常或色淡,眼袋大、颜色浅,舌头淡白,舌两边有齿痕,同时有怕冷、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精神萎靡,大便溏泄不成形,常有鼻炎、喷嚏,容易感冒这样的症状,那就属于脾阳虚类型了。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给孩子补脾阴的小方子

脾阴虚食疗方(6岁孩子为例)

怀山药、莲子肉、慧苡仁、麦冬、沙参、生地。以六岁的小朋友为例,这个方子的分量是:怀山药、莲子肉、慧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冰糖一块。

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浪出,放入一块冰糖,放凉。

1、这道汤喝起来甜甜的,孩子很喜欢,可以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星期。感冒后滋补脾阴的话,五帖就够了。

2、大人脾阴不足,口干舌燥、舌头红、眼晴干、手心热,喝这个饮料也挺好的。

这个方子里的山药是补脾阴的,色白润肺味甘入脾,还有补肾的作用;

莲子肉是补脾的,熬的时候,最好捣碎。整个熬的话,二十多分钟都不会熬烂。捣碎后,药性就会散发出来。

莲子肉里边的莲子心最好去掉,因为它是泄心火的,补脾一般是用莲子肉;

薏仁是祛湿的;

麦冬和沙参完全是滋阴生津液的。

脾阴不足的孩子,家长注意要尽量少给他吃辛辣的食物。在中医里,热性的肉类对养阴不利,现在,又有了饲料的添加问题,所以肉类也要少吃。

说完脾阴虚的食疗,现在我们来看看对于脾阳虚的孩子,家长可以用为他按摩阳经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等来提升孩子的阳气。

大椎、风池,每次按摩几分钟便可,不可天天刺激孩子的阳气,时间上一次几分钟即可,但要注意不是每天都做,要在孩子受寒后再做,平时不要没事就去激发孩子的阳。

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特别注意:这是6岁孩子的量)

做法:1、把这些材料按比例多买几份,研磨成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既可。

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加水,煮开锅,再小火煮40分钟以上,然后稍微放入点白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吃一周即可。

脾阳虚一般是从饮食失调,平时喜欢一些生冷的食物,体息不好,或者是说身体本就虚弱的病人,还有就是思虑过多的人,容易引起脾阳虚的症状。还是要从饮食上多注意,要劳逸结合,才能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发现孩子有脾虚症状,具体服用时,可以找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最适合您孩子的方子。

除了饮食外,父母的坏情绪和给孩子过多压力也会让孩子脾虚。中医上讲,肝木横逆克脾土,当一个人肝气不舒,也就是情绪不好,会引起脾胃系统失常。

通过药物,只能暂时调理好孩子的身体,只有改变饮食生活习惯,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才可以真正让孩子脾胃健壮起来,身心健康起来。2022-07-21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3:46: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阳虚和脾阴虚的核心观点是阴阳不同,归结到物化上主要是寒热不同,脾阳虚畏寒,脾阴虚畏热是它们的核心区别。对于大便来说,脾阳虚会偏稀、便溏、腹胀,脾阴虚可能会偏干,但由于脾虚、推动力不足,脾阴虚是便秘等大便异常。此外,消化道寒热即消化不良,可能是二者的共通症状,即脾阴虚和脾阳虚都有...

  • 了解脾阳虚与脾阴虚的区别,需从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入手。脾阳虚是指脾脏阳气不足,常见于寒湿、饮食不节或久病不愈导致。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四肢冰凉、大便稀溏等,治疗上宜温补脾阳,常用的药膳食方如狗肉粥,将粳米与狗肉汤文火炖煮至成糊状,趁热食用,能有效改善脾肾功能。...

  • 脾虚在临床中主要分为阴阳虚两个方面。脾阳虚症状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大便稀薄,食欲不振,平时缺乏活力,运动不多,整体显得较为肥胖。而脾阴虚则表现为手心脚心发热,大便干燥,口干舌燥,渴求饮水,有时会出现嘴唇干燥甚至开裂,皮肤也会有干燥感。无论是脾阳虚还是脾阴虚,都应注重心理调适,避免情绪...

  • 脾阳虚又叫脾阳不振,这是临床中多见的一种现象,它的临床表现是怕冷、四肢冰凉、脘腹冷痛,喜欢吃热的,喜温喜按,泄泻、清谷,有的时候消化不了的米能以完整的形式在大便中体现,说明没有消化机能或者出现了泛于肌肤的水肿,这都是脾阳虚的症状。脾阴虚在临床很少提及,也就是脾阴的失调,是指...

  •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在于:脾阴虚的嘴唇干裂、红润,舌头红薄,脾阳虚的嘴唇淡白,舌头胖大、舌苔厚。脾阴虚患者往往爱动、脾气急,脾阳虚患者容易出汗、畏寒易感冒。脾阴虚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如减少辛辣食物和烟酒摄入,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调整情绪,积极治疗疾病,适量锻炼身体等方法进行...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