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脾阳虚,脾气虚,脾阴虚,中气下陷有什么区别

脾阳虚、脾气虚、脾气下陷都属于脾病的虚证,对于脾阴虚没有这样的说法。
脾阳虚:以畏寒肢冷、脘腹隐痛、喜温等虚寒症状及食少、腹痛绵绵、便溏等症状为依据。
脾气虚:以食少、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共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气下陷: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辨证的主要依据。又名脾虚气陷证。
92020-03-06
说得简单点,就是症状不同
脾阳虚主要表现是泄泻,也就是容易拉肚子,怕吃冷的东西。
脾气虚主要表现是乏力,没有食欲,也会有大便偏稀的表现。
脾阴虚很少有这样的说法,表现为口干、大便干等,同时会有一定程度的乏力、精神不佳等。
脾气虚包含中气下陷,中气就是脾气。2020-03-09
mcxzy 阅读 7 次 更新于 2025-04-14 21:30: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阳虚主要表现是泄泻,也就是容易拉肚子,怕吃冷的东西。脾气虚主要表现是乏力,没有食欲,也会有大便偏稀的表现。脾阴虚很少有这样的说法,表现为口干、大便干等,同时会有一定程度的乏力、精神不佳等。脾气虚包含中气下陷,中气就是脾气。

  • 关于小儿脾虚症状及调理,中医认为脾不仅仅是器质,更多是各功能的单位,中医认为脾虚分为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1、脾气虚,这种孩子一般来讲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发白,没有什么光彩,毛发稀疏,孩子精神不是很好,大便比较稀、不消化或者大便干结,这些是脾气虚的情况;2、脾阴虚,除了具有脾气虚的...

  • 脾阳虚和脾阴虚的核心观点是阴阳不同,归结到物化上主要是寒热不同,脾阳虚畏寒,脾阴虚畏热是它们的核心区别。对于大便来说,脾阳虚会偏稀、便溏、腹胀,脾阴虚可能会偏干,但由于脾虚、推动力不足,脾阴虚是便秘等大便异常。此外,消化道寒热即消化不良,可能是二者的共通症状,即脾阴虚和脾阳虚都有...

  • 脾阳虚 中医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的人无论天气什么变化,都往往会比较怕冷。而且脾阳虚的人群,多因脾气虚发展而来,或者过度食用生冷食物等,造成脾阳损伤,脾阳不足,则运化水谷无力,容易生湿、生痰、腹泻、便溏等虚寒的表现,从舌象看舌胖、舌边有齿痕、苔白腻。对于这种情况,饮食上可以摄入一些...

  • 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