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零基础学中医从入门到放弃

要求: 1.能够至少通读一遍即可,将生字注音,感兴趣的词汇查明词义。 拼音可以参考 “深圳岐黄中医学堂校对注音” (百度云)版本。

2.优选版本: “梅花本” 《黄帝内经素问》 和《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校注版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张登本 著 2册。此版本作为平日索引学习使用最佳。

4.可以根据网络文章将重要篇章背诵。

1.《黄帝内经说什么系列:徐文兵、梁冬对话·黄帝内经(套装共6册)》推荐喜马拉雅音频

2.南怀瑾 《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南师将修证和中医知识连接,简单易懂。

3.李辛 《儿童健康讲记》  此书不只在讲儿童健康,可以帮助构建中医整体认知。

4.中里巴人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实用。

5.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   简单。

《零起点学中医》 (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零起点学针灸》

《人纪》系列:针灸篇、内经篇、神农本草经篇、伤寒篇、金匮篇共五篇。

要求:建议的学习顺序为 针灸篇 、 内经篇 、 伤寒篇 。

初级入门学习前2个即可

1.倪海厦《人纪·伤寒篇》 见上

2.JT叔叔谭杰中讲伤寒论    JT叔叔《伤寒论》106集完整合并版  

3.郝万山讲伤寒论 郝万山《伤寒论》教学片(1—70全集)  

4.刘渡舟讲伤寒论 刘渡舟老师《伤寒论讲座》全集 - 播单 - 优酷视频  

书籍: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5. 胡希恕讲伤寒论   推荐喜马拉雅音频即可

书籍: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

针和灸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互借鉴,且爱好中医初学用药会受很多条件限制,假如不怕针,可以很快实践所学医理。

1.凌耀星《难经语译》

2.高树中 《一针疗法》

3.代田志文 《针灸真髓》

4.周楣声《灸绳》

5.谢锡亮《谢锡亮灸法》

6.仁表《古典针灸入门》

7.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黄元御《四圣心源》、《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此时,中医的学习可以算是入门了。

1.欢迎补充;

2.学完一书,再买一书;

3.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打赏了。别客气,没毛病。2022-07-30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1:00: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运气要诀》:医宗金鉴:运气心法要诀 《滴天髓》:古代中国命理学著作,相传为宋朝人京图撰,也有人说是明初刘基所作。《五行大义》:隋萧吉所撰,共五卷。《刘完素医学全书》、《张元素医学全书》、《李东垣医学全书》、《辅行诀》、《临证指南医案》等,对于中医开方子至关重要。《三因极一病证...

  • 第三阶段:深入了解和实践 1. 深入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2. 探索《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3. 了解《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学习中医,需要耐心和时间。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逐步深入,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

  • 97位医家提及的书籍共有320种,其中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这些是医家普遍重视的必读书目。名老中医同样强调基础性学习,除了经典外,还有《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等基础著作。但多读并非善读,名老中医强调重点阅读,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再博...

  •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入门》等这些书都是入门教科书,也不能一下子就全掌握,要持之一恒。中医启蒙读物药性(赋)或药性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诀,这是最基本必须掌握的;然后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古典医著、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 首先,如果您是中医领域的初学者,没有任何基础,那么我强烈建议您阅读《思考中医》。这本书汇集了李阳波先生和刘力红先生两代人的经验总结,它不仅仅是对中医古文化的阐述,虽然有些内容可能显得偏激和义愤填膺,但整体质量绝对是一流的。接下来,您可以阅读《扶阳讲记》,这是四川的卢火神所撰写的。该...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