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按出处分类伤寒论3

柴胡类

1.小柴胡汤: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2.四逆散:主治:(1).阳郁厥逆,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2022-08-24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4:50: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十大名方是中医的重要瑰宝,后世无数学子都要谨记。而医圣张仲景一个人就提供了十大名方的四个,分别是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都出自《伤寒论》。中医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龙汤《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小柴胡汤《伤寒论》,五苓散《伤寒论》,逍遥散《太平惠...

  •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

  • 一、小柴胡汤:小柴胡汤解少阳,胸满胁痛呕吐详。口苦咽干目眩是,柴芩参草枣半姜。二、大柴胡汤:大柴胡汤大黄枳,柴芩姜夏芍枣宜。少明合病气火郁,呕吐口苦心下急。三、柴胡加芒硝汤:小柴加硝两解方,芒硝后煎入药良。日晡潮热胸胁满,协调胃胆利少阳。四、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双边合,善治太...

  • 出处:《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分类:解表剂-辛温解表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

  •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六经形证 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