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虚弱建议艾灸方案

一、孩子的脾胃虚弱

艾灸大椎,身柱,一周三次

二、艾灸脾胃灸

一周三次

三、艾灸公孙太白

每周艾灸三到四次

艾灸注意事项PS:

1月经期不能灸肚子的穴位。其他部位可以,一般不建议。

2每次灸完以后抹一下座底,还有等冷了再拔掉,这会儿很重要,湿气都是这会儿出来的

3每次灸完拔掉后要及时擦干净黄色水气。要不湿气会回去穴位的。

4小孩子灸的话,他如果叫烫,你就要拿掉然后用手指抚摸两下又放回去,如果不及时拿掉怕烫伤,因为孩子皮肤娇嫩,不等同大人。

5小孩子灸的话,怕动来动去艾灰会掉下来,一定要带上保护罩

7湿气是否轻重,看黄色的烟和出来的水起:黄色烟雾较浓不宜散去和出来的黄色水珠较多,代表湿气重,烟雾是白色的并且出来的水起少,说明湿气轻

8灸完的部位三小时以内不能碰水,建议洗澡以后艾灸

9艾灸之前喝杯温开水,多喝温开水,杜绝生冷的东西

10,艾灸的顺序是:先后背在前面,先上后下,先四肢后躯干。2022-06-05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20 04:49: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8灸完的部位三小时以内不能碰水,建议洗澡以后艾灸 9艾灸之前喝杯温开水,多喝温开水,杜绝生冷的东西 10,艾灸的顺序是:先后背在前面,先上后下,先四肢后躯干。

  • 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选取的穴位有大椎穴、身柱穴、中脘穴、神阙穴、胃俞穴、四缝穴等。2岁以内的孩子,每个穴位灸5分钟左右,热度为温温的就行,也就是温和灸;3-5岁的孩子,可以每个穴位灸5-10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艾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无论给哪个年龄段的孩子艾灸,都要注意温度...

  • 调理脾胃艾灸常用手法 1、悬灸或艾炷直接灸或隔姜灸中脘穴。2、悬灸胃俞穴,火力可稍重,10-15分钟。3、悬灸或艾炷直接灸三阴交,3-5壮或5-15分钟。4、施灸时间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日1次,饭前半小时结束艾灸,5-7日为一个疗程,间隔2日进行下一个疗程。

  • 建议艾灸如下穴位,第一、身柱穴,此穴位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精神状态差以及肺部感染等症。第二、神阙穴,可以有效的调理宝宝体内各种虚弱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第三、中脘穴,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

  • 神阙穴:即肚脐部位。艾灸神阙穴可以温补脾胃、调理气血,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有显著改善效果。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艾灸此穴能温肾壮阳、强壮腰脊,对于因脾肾阳虚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良好效果。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是一个重要的保健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健脾和胃、调理...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