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退烧作用较强,使用后易大量出汗,可以使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但是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出现休克等情况,使病情更加复杂,而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中药退烧药就成为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小孩、体质虚弱者的选择。市场上有很多退热用的中成药,具体该如何选择呢? -单纯退烧的中药 中药类退烧药可以分为单药提取物,例如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等。以及复方制剂,如麻黄汤、银翘片及清开灵注射液等,有汤药、中成药及注射液等剂型。 中药柴胡、羚羊角具有明确的退热作用,由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者注射液,可以用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高热病人,或者有抽搐危险的低热病人。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作用缓和而持久,一般不会导致大量出汗等后果。临床上适应症比较广泛,当病情急重时多选注射液静脉使用。 -复方制剂既退热又治本 具有退烧作用的复方制剂,除了退烧,还可以对病证本身进行治疗,包括麻黄汤、银翘片及清开灵注射液等。目前常见的感冒多发生在受凉或受风后,除了发烧,还常有怕冷、怕风的表现,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选用感冒清热冲剂、强力银翘片或Vc银翘片、正柴胡饮等。这些药物均有辛透散邪的功效,可以实现中医所谓的“驱邪外出”,用药后体温可以下降,并伴有其他症状的好转。 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高热,可采用麻黄汤散寒解表、驱邪外出。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被称为“温病三宝”,也是临床常用的退热之品,安宫牛黄丸常用于高热伴神志昏迷的病人,紫雪丹、至宝丹用于小儿高热,尤其是伴有惊厥时。 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会微微出汗,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及再次受凉等。而且要多饮水,及时补充体液。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菜粥、蛋羹等,忌吃辛辣油腻及生冷之品,防止因饮食不节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迁延难愈。 -清热解毒的退烧药 另外还有很多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成药,也可作为退烧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热炎宁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主要应用在表证已经解除,但仍有内热的情况下。一般用在感冒的中后期,患者仍然发热,但已没有怕冷、咽痛、咳嗽咯痰、口干欲饮、小便发黄等表现。 而且,此类药物还可以用在伴有发热的肺炎、胆囊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该注意不要食用辛热类食品,如辣椒、生姜等。可以进食西瓜、苦瓜等寒凉类的水果和蔬菜,以发挥协同作用。在服用本类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大便偏稀等现象,这是邪热外出的表现,不用紧张。2013-10-10
北京天健医院中医综合内科张雪亮主任患者的基本情况
患者,女,9岁,2020年1月31初诊
主诉:高烧数天
现病史:突然发热,持续数天,最高到39.6°,1月31日晚去儿童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细菌性感冒,开了退烧药,服用退烧药后第二天早晨体温仍未降,39.3°。
儿童医院检验报告单
刻下症:自我感觉全身冷,手脚关节痛,呼吸道也有痛感,苔微黄,未诊脉。
患儿舌苔
辨证处方
辨证:太少两感证
治则:散寒疏表,和解少阳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2g、桂枝6g、白芍6g、芦根10g、荆芥(后下)12g 、桔梗10g、浙贝10g、青果6g
药后反馈
患者家长1月31日微信联系我开方,因附近中药房停业,无法抓药,第二天抓到药后,熬好一付药,上午十点喝了一次,体温降到38.8°,下降不明显,我嘱需要继续服药,同时喝米粥帮助汗出。下午再喝一次,到4点后体温还在38°5以上。嘱继续服第二付药,两付药一天喝完,第二天再量体温为37°,恢复正常。
患者家长反馈图
按 语
患儿怕冷、关节疼痛,为太阳表证,而观其舌苔偏黄,断为太少两感,太阳之邪未尽,传入少阳,太少合病,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方取少阳主方小柴胡、太阳主方桂枝汤各半而成,起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之功。
之前我们有篇文章分享了风寒束表证,我用麻黄剂退热的病例(详情可点击:一剂麻黄汤,烧退身安康),本文中此患者非纯粹的寒邪束表,所以没有用麻黄剂,但是既然有太阳表证,就需要用能疏散风寒解表的药,故用荆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荆芥散风寒的力量明显弱于麻黄,但是荆芥后下之后,疏散风寒和发散的力量就会增强。嗓子疼,所以加用桔梗、浙贝、青果等治标药。药证相应,故退热神速。
本案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服药方法,《伤寒论》桂枝汤后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热稀粥可以帮助振奋胃气,补充汗源。视出汗情况,适当缩短服药时间,可以加快药效的发挥,促进表邪外散。此患者张老师指导其喝米粥、两付药一天喝完,正是此道理。
外感发热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包括在此次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也强调,伤寒温病是中医最大的优势病种。相信中医的介入,中西合力,一定能克服此次疫情。
重要提示
发热患者请勿自行用药,特别是在疫情敏感期,更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正确诊疗。
2020-03-28
患者,女,9岁,2020年1月31初诊
主诉:高烧数天
现病史:突然发热,持续数天,最高到39.6°,1月31日晚去儿童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细菌性感冒,开了退烧药,服用退烧药后第二天早晨体温仍未降,39.3°。
儿童医院检验报告单
刻下症:自我感觉全身冷,手脚关节痛,呼吸道也有痛感,苔微黄,未诊脉。
患儿舌苔
辨证处方
辨证:太少两感证
治则:散寒疏表,和解少阳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10g、黄芩12g、桂枝6g、白芍6g、芦根10g、荆芥(后下)12g 、桔梗10g、浙贝10g、青果6g
药后反馈
患者家长1月31日微信联系我开方,因附近中药房停业,无法抓药,第二天抓到药后,熬好一付药,上午十点喝了一次,体温降到38.8°,下降不明显,我嘱需要继续服药,同时喝米粥帮助汗出。下午再喝一次,到4点后体温还在38°5以上。嘱继续服第二付药,两付药一天喝完,第二天再量体温为37°,恢复正常。
患者家长反馈图
按 语
患儿怕冷、关节疼痛,为太阳表证,而观其舌苔偏黄,断为太少两感,太阳之邪未尽,传入少阳,太少合病,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方取少阳主方小柴胡、太阳主方桂枝汤各半而成,起和解少阳兼以解表之功。
之前我们有篇文章分享了风寒束表证,我用麻黄剂退热的病例(详情可点击:一剂麻黄汤,烧退身安康),本文中此患者非纯粹的寒邪束表,所以没有用麻黄剂,但是既然有太阳表证,就需要用能疏散风寒解表的药,故用荆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荆芥散风寒的力量明显弱于麻黄,但是荆芥后下之后,疏散风寒和发散的力量就会增强。嗓子疼,所以加用桔梗、浙贝、青果等治标药。药证相应,故退热神速。
本案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服药方法,《伤寒论》桂枝汤后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热稀粥可以帮助振奋胃气,补充汗源。视出汗情况,适当缩短服药时间,可以加快药效的发挥,促进表邪外散。此患者张老师指导其喝米粥、两付药一天喝完,正是此道理。
外感发热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包括在此次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也强调,伤寒温病是中医最大的优势病种。相信中医的介入,中西合力,一定能克服此次疫情。
重要提示
发热患者请勿自行用药,特别是在疫情敏感期,更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辨证论治,正确诊疗。
20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