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把脉看病的

  现在多是三部九候法
  按切全身动脉,以体察经络气血运行情况,从而推断疾病的脉诊方法。又称遍诊,为古代脉诊方法之一。切脉部位有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各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①上部。天候按两额动脉;人候按耳前动脉;地候按两颊动脉。②中部。天候按手太阴经以候肺;人候按手少阴经以候心;地候按手阳明经以候胸中之气。③下部。天候按足厥阴经以候肝;人候按足太阴经以候脾胃;地候按足少阴经以候肾。三部九候临床已很少应用。
  《医源资料库》:三部九候 ,诊脉术语。 ①指全身遍诊法。即于头部、上肢、下肢三部诊脉,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不同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之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阳),候头部病变;中,两侧耳前动脉(耳门),候耳目病变;下,两颊动脉(地仓、大迎)。候口齿病变。上肢:上,手太阴肺经动脉(寸口),候肺;中,手少阴心经动脉(神门),候心;下,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合谷),候胸中。下肢:上,足厥阴肝经动脉(五里,妇女取太冲),候肝;中,足太阴脾经动脉(箕门),候脾,若候胃气配足阳明胃经动脉(冲阳);下,足少阴肾经动脉(太溪),候肾(《肾问·三部九候论》)。 ②指寸口诊法。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指力按脉,分浮、中、沉(《难经·十八难》)。2009-07-11
小柯学中医-第三集把脉

2021-01-06
2019-12-06
按脉搏判断病---是博大精深的学问,没有师傅手把手教和自己的悟性是学不好的。2009-07-11
简单给你举一例说明,数脉指一呼一吸之间脉跳动超过4次以上低于6次以下为数.数主热.具体应用:如你号一个人脉为数脉,可判为热相,但不知是虚热还是实热,这时可加大按的力度,如脉无力,就是虚热,可采取滋阴降火办法解决,如知柏地黄丸.如越按越有力博手,可判为实热,可采取清热降火办法解决,如黄连上清丸.这仅是从脉跳的频率,力度来讲.实际用时还需结合舌苔等综合研判.2020-06-11
寸 关 尺2009-07-11
这是有一套理论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找本书看看《详谈细论二十八脉》作者是曹培林老师。2009-07-11
中医博大精深,想要学好用好至少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有效果,不能心急。再一个就是要有引路人,这个不是自己一朝一夕读几本书就能学会的,建议跟师学习像张震的号脉课就很出名,应该是中域开的,加油,祝你早日学成,治病救人,造福一方2019-06-19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8 10:58: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诊脉,通过手指在患者手腕脉搏处感知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医生则运用轻、中、重三种力量,以此辨别脉象的不同。中医脉诊源远流长,早在扁鹊时代便已采用,古代《内经》中记载了21种脉象,经过历代发展,现已记录30余种。历代医家高度重视脉诊,将其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用来识别病因、分析...

  • 中医学根据号脉来掌握病人的脉诊,而脉诊的产生,主要是在于心脏的作用、血管的专业技能及其血液的品质。(1)心脏是产生脉诊的驱动力人体器官,因此根据号脉能够 最先掌握到心脏是不是存有变病,一些身患冠心病、心脏供血差及其作用不高的病人都能够根据号脉来反映出去,较为典型性是便是冠心病产生的情况...

  • 中医通过把手脉来诊断人体健康状况,脉象主要分为寸、关、尺三个位置,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左寸主心,小肠,右寸主肺,大肠,左关主肝胆,右关主脾胃,左尺主膀胱,肾,右尺主肾,命门。脉象分浮、中、沉,分寸、关、尺,分阴阳。通过这些脉象,中医可以判断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比如,左...

  • 中医脉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观察脉搏的细微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气血阴阳的变化及脏腑经络的健康状况。气与血在体内相互作用,形成脉动,脉动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态。脉象的形成直接关联着人体气血的盈亏及运行的畅滞。人体的疾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气血,进而导致不同的脉象表现。例如...

  • 在中医诊断中,把脉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进行诊断和治疗。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把脉看病的基本知识。首先,了解脉搏的基本知识。脉搏是指血液在动脉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在中医中,脉搏被认为是人体内脏器官和经络的反映。因此,通过把脉可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