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在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精于望诊,而尤精于切脉。诊籍中有多例是通过望色做出准确诊断的。特别是脉诊,他不但记载了浮、沉、弦、紧、数、滑、涩、长、大、小、代、实、弱、坚、平、鼓、静、躁等近20种单脉象,其中大都沿用至今,而且还论述了脉大而数、脉大而躁、不平而代、脉深小弱、脉大而实、啬而不属等兼脉。
2020-01-01
2020-01-01
淳于意对脉诊的内容有深入细致的记载。他认为人体内部脏腑的状态,可以从切脉中反映出来,如在诊籍中就提到有“心脉”、“肝脉”、“肾脉”,还提到如“脉无五脏气”的情况,这是利用脉诊判断人体内部脏器健康状态的记录。这种通过寸口脉来判断脏腑健康的方法,尽管诊籍并非脉学诊断专著,因而记录得不全面...
淳于意在诊断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他精于望诊,而尤精于切脉。诊籍中有多例是通过望色做出准确诊断的。特别是脉诊,他不但记载了浮、沉、弦、紧、数、滑、涩、长、大、小、代、实、弱、坚、平、鼓、静、躁等近20种单脉象,其中大都沿用至今,而且还论述了脉大而数、脉大而躁、不平而代、脉深...
在对脉学的态度上,仓公深刻理解脉诊的重要性,强调脉法在诊断中的核心地位。他认为脉诊是区分疾病异同的关键,通过脉象判断病情,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他注重脉法的传授,如淳于邑、杜信、唐安等人,都在他的教导下成为脉学的传播者,为脉学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仓公的脉法以其深邃的理论和实际的案例,...
仓公淳于意被视为历史记载中第一位较为真实的医家,其医疗记载对于临床参考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他的生平,生卒地均在齐国临淄,23岁拜公孙光为师,26岁又拜公孙阳庆为师,直到三年后医术才小有成就。传记中记录了25则医案,皆出自《诊籍》,旨在“受师方适成……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即记录病案,...
然而,扁鹊并非脉诊的唯一创始人,史书记载上古医生如做贷季、鬼臾区等已经涉及脉诊理论。这一时期的医学经典如《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脉诊的论述已相当详尽,证明了脉学在那时已相当成熟。到了汉代,脉诊的普及更为显著。淳于意,一名医者,曾深入学习并传承脉法,他的病案记录显示,诊脉成为看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