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虚

阳虚
中医名词。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
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
面色苔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2019-10-08
2020-10-22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3:13: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理论中,阳虚指的是体内阳气不足,通常表现为对寒冷的敏感,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小便清澈且量多,舌色偏淡白。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容易感到寒冷,身体机能较为虚弱。与之相对,阴虚则意味着体内的阴液亏损,无法有效制衡体内的阳气。阴虚的症状包括五心(两手心和两脚心)感到发热,舌质红润,舌苔黄色,...

  • 中医名词中,阳虚指的是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具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阳虚时,机体功能会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的主要症状包括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如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

  • 阳虚则是指体内的阳气不足。阳气有温煦和推动的作用,阳虚的人常感到怕冷、四肢发凉,容易出现面色苍白、水肿等症状。此外,由于阳气不足,身体功能活动可能减弱,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等。阴虚和阳虚的症状虽然有所不同,但两者也可能同时出现,称为阴阳两虚。在调理上,阴虚需滋阴润燥,阳虚则需温补阳...

  • 阳虚和阴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两种体质偏向。阳虚指体内阳气不足,阴虚则指体内阴液亏损。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1. 畏寒怕冷:阳气不足导致身体对寒冷敏感,出现畏寒现象。2. 腰膝酸痛:阳虚导致身体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出现腰膝酸痛。3. 精神不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精力产生,导致精神...

  • 阳虚,又称阳虚火衰,是中医气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除了气虚症状外,还常感到寒冷,四肢冰凉,偏好热饮,体温偏低,腰部酸痛,腿部无力,阳痿早泄,小腹冷痛,精力不足,小便不畅等症状。舌质淡薄,舌苔白色,脉象沉细。治疗上,应注重补阳、益阳、温阳。常用的补阳虚药物包括红参、鹿茸...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