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即身体阳气不足,可以引起畏寒肢冷、四肢不温、面色晄白没有血色、口淡不渴或喜欢喝热水、精神疲乏、少气懒言、自汗出、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等一系列阳虚表现。
除上述症状外,如果阳虚病位主要在心,还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口唇青紫的心阳不足表现;涉及到肾,会同时出现腰膝酸软冷痛、全身浮肿、心悸咳喘、耳鸣耳聋、五更泄泻等不适;病位在脾时,也会出现饮食不佳、适量减少、饭后腹胀明显、腹部冷痛、便下不消化食物等症状。2020-06-14
除上述症状外,如果阳虚病位主要在心,还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口唇青紫的心阳不足表现;涉及到肾,会同时出现腰膝酸软冷痛、全身浮肿、心悸咳喘、耳鸣耳聋、五更泄泻等不适;病位在脾时,也会出现饮食不佳、适量减少、饭后腹胀明显、腹部冷痛、便下不消化食物等症状。2020-06-14
《庄子·天下》中说“易以道阴阳”。阴阳五行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强调人体整体性,然后将整体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属性——阴阳。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治病的根本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使其达到阴阳平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会健康。
中医里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阴阳。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2020-06-21
中医里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阴阳。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