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阳刚阴弱是什么意思

“阳浮而阴弱”的解释。

在《伤寒论》第12条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浮而阴弱,多有医学家都认为是指脉象的。其实,阳浮而阴弱,涵盖了脉象、病位、病机三种意义,而重点是指病机。

阳浮而阴弱,也就是得了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肌腠疏松,汗孔开张,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机体卫阳之气达表抗邪,反映在脉象上,是寸浮而尺弱,浮取就可以得到,沉取却比较缓弱,或寸脉显现浮象,而尺脉偏于沉弱,提示为病位在表,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所说:“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

为什么说重点是指病机呢?

在《伤寒论》中,凡是有阴阳类似的语句指为脉象者,都标有“脉”字,如第3条、第283条的“脉阴阳俱紧”,第6条的“脉阴阳俱浮”,第96条的“脉阴阳俱停”,第102条的“阳脉涩,阴脉弦”,第102条的“阳脉涩,阴脉弦”,第274条的“脉阳微阴弦而长”等。而凡是有阴阳类似的语句而没有标出“脉”字者,多是指病机而言,如第23条的“阴阳俱虚”,第58条的“阴阳自和”,第114条的“阴阳俱虚竭”,第158条的“阴阳气并竭”,第337条的“阴阳气不相顺接”等,所以,这个“阳浮而阴弱”,重点是突出了太阳中风证卫强和营弱的这个病机。

综合来理解,阳浮是指卫阳之气外浮升表,与病邪抗争,此时不仅有发热,而脉也应指而浮,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阴弱并不是说营阴本身虚弱,而应理解为营阴在内,虽然没有直接遭受病邪的侵袭,但因卫气不能外固,致使营阴不能内守,这时不仅有汗出,而且脉也应之不足,沉取脉象显得比较无力,所以为阴弱,即所谓“阴弱者,汗自出”。

从明代医家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所说,也可看出“阳浮而阴弱”的上述三个涵义:“关前阳,外为阳,卫亦阳也。风邪中于卫则卫实,实则太过,太过则强。……关后阴,内为阴,荣亦阴也,荣无故,则荣比之卫为不及,不及则不足,不足则弱,然荣本行脉内,又无所助,而但是不足于内,则其气愈内弱,脉所以阴弱。”2019-08-12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9 22:26: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阳刚阴柔”的概念源自《周易》,通常“阳刚”被视为男性特质,强调武力、进取、创新,注重自然与社会的征服。2. “阴柔”则代表女性特质,崇尚文治、循规蹈矩、顺应自然,主张人性善,追求和谐与平衡。3. 然而,不应仅赞美或强调单一特质,而应寻求“阳刚”与“阴柔”的平衡,这是理想境界。4...

  • 阳阴的意思是天地阴阳之理。阴阳是中华文化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宇宙中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基本方面。阳代表阳刚之气,象征天、太阳等明亮和刚强的元素;阴则代表阴柔之气,象征地、月亮等柔和和宁静的元素。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平衡构成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下面详细解释这一概念:阳与阴是相...

  • “阴”和“阳”是中国哲学中的两种思想观念,它们在代表事物的特属性时,有截然不同的表达。在阴阳的概念中,“阴”代表了翳、暗、潜在、柔性、消极和阴柔等属性,而“阳”则代表了明、阳光、外显、刚性、积极以及阳刚等属性。由此可见,“阴”和“阳”都是处于一定关系中的思想概念。在中医理论中...

  • 女生阴阳一词来源于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念。阴阳是指世界万物的两种相反、互为对立的力量及其运动变化,女生阴阳指的是女性身体的阴阳属性。阴性特征包括柔弱、疏松、湿润、寒冷和阴暗,而阳性特征则包括刚强、紧密、干燥、炎热和明亮。女性的阴阳属性在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例如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

  • 阳气亏中医也叫真阳不足,即是肾中阳虚之意。其主要表现为:面色光白,唇舌色淡,喘咳身肿,自汗头眩,肌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痿精冷,两足萎弱等。追问:还是说不明白,,,阳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我都不明白,你还说什么真阳不足,我就更不明白了 回答:阴和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