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保健食物解毒夏季食疗药膳两款的制作方法

“冬令进补”向来为人们熟悉,而“夏季进补”。有人心存疑虑。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夏季进补也很必要。中医认为夏季人体汗出太过则伤阳,津失太多则伤阴,加之昼长夜短,睡眠相对不足,人体易出现“虚证”表现。进补有药补和食补两种。根据中医养生原则,夏季可吃一些鸭鹅类性寒食品,气阴虚者,可适当用甘寒益阴之品;阳虚者可选用牛羊肉等温中益气。下面推荐两款药膳,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而制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美味佳肴。 一、沙参老鸭汤 沙参,又名白参知母、羊乳,气味微苦性寒无毒,主治血积气,除热补中益肺气,疗胃脾心腹痛,结热邪气。鸭又名凫,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气虚寒热水肿”。主料,老鸭1只,沙参50克,老鸭剁块,飞水,油锅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入净布包起,同老鸭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功效:补中安脏,消瘀镇惊,清火解热。 二、十全大补汤 党参、灸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猪肚250克,猪肘250克,生姜30克,葱、黄酒、花椒、食盐、味精适量。1、以上中药入洁布袋内,扎口备用。2、猪肘、猪肚和中药袋同时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肚酥烂时改刀入汤中,捞取药物不用。3、服用时将汤和猪肚装入碗中,早晚各吃一碗,伤风感冒者忌服。 “双补气血”适用于气血双亏,久病体虚患者。
提醒您:夏季食疗药膳两款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2022-10-22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20 14:57: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做法]将韭菜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将牛乳烧开,每次用韭汁100克,冲入姜汁即可。 [用法]分数次温热缓缓咽下。 [作用]温中行气、活血解毒。用于胃癌、食道癌。 [评注]韭菜辛温、能温中行气止痛、散瘀逐痰解毒,还有抗癌作用,并能促进食欲;牛乳微寒、补虚润燥解毒;姜汁降逆和胃止呕。三种原...

  • 桑寄生麦冬蛋茶,有宁心、补血、养颜作用,最适合虚不受补的产妇饮用。要精神奕奕,就要多饮桑寄生麦冬蛋茶。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止咳润肺、清热养阴功用。 桑寄生属补血药材,有祛风养血、强筋骨、补肝肾功用。提醒您:桑寄生麦冬蛋茶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评注]萝卜性味甘辛,入肺、胃、大肠经,可以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降燥生津,清凉止渴,散瘀解毒,通利二便,是不可多得的保健良药。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的说法。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白萝卜可以降胝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能够防治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

  • 红枣10克。 [做法]取以上各味置砂锅中加水400克,文火煎至约200克,去渣。 [用法]饮汤,每日1剂。 [作用]健脾利湿,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浮肿者。 [评注]葫芦壳、冬瓜皮、西瓜皮善利水消肿,解毒凉血,是治疗肾炎良方。提醒您:葫芦双皮汤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碘、维生素C等,性平、温,味甘,有健脾止渴、固肾益精的作用。 生地味甘、苦,性微寒,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于血热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症。橘皮为药用陈皮,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的作用。 此菜有祛斑增白。可用于治黄褐斑。提醒您:地黄蒸白鸭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