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中医辨证分治,10剂汤药消胸痛、止反酸

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中医有悠久的 历史 沿革,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食管,与脾胃关系密切,与其他脏腑肝、肺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发病病因最常见于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脾胃功能虚弱湿邪内生或外邪直中,另外古代部分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迁延,引动内邪也有关系。
所以对临床治疗注重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一般都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肝胃不和证
【主要表现】胸骨后及胃脘部有灼热感,或者疼痛,脘胁胀痛,嗳气口苦,呕吐酸水,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
【药方】疏肝和胃。
柴胡疏肝(散)汤加减:柴胡,白芍,香附,川芎,枳壳,瓦楞子,海螵蛸,延胡索,黄连,百合,吴茱萸,蒲公英,甘草
痰气阻膈证
【主要表现】胸脘胀痛,伴有灼热感,呃逆嗳气,呕吐痰涎或酸水,舌质偏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药方】祛痰理气宽膈。
半夏厚朴汤合导痰汤加减:法半夏,厚朴,枳实,陈皮,茯苓,制南星,紫苏叶,郁金,丹参,生姜,甘草
痰热结胸证
【主要表现】胸骨后灼热疼痛,甚则吞咽梗塞,呕吐苦水或酸水,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弦滑。
【药方】清热化痰宽胸。
柴胡陷胸汤加减:柴胡,黄芩,黄连,法半夏,全瓜蒌,枳壳,桔梗,丹参,郁金,胆南星,瓦楞子,海螵蛸
瘀滞化热证
【主要表现】胸脘胀闷,灼热疼痛,甚则咽下困难或疼痛,呕吐酸水,苦水,或伴呕血,嗳气不畅,口渴欲饮,大便不爽,舌质青紫,或见瘀斑、瘀点,舌苔薄黄,脉弦涩或弦细数。
【药方】理气化瘀,清热和胃。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黄,柴胡,郁金,枳实,紫苏梗,黄连,厚朴,法半夏,蒲公英
胃热阴虚证
【主要表现】胸脘灼热疼痛,呕吐酸水或苦水,甚或呕血,面赤颧红,五心烦热,形体消痩,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药方】清胃滋阴。
益胃汤合泻心汤加减:沙参,麦冬,生地黄,玉竹,黄芩,黄连,大黄,火麻仁,瓦楞子,海螵蛸,三七(研末冲服),蒲黄炭。
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和饮食上面也要多加注意,生活上要有条不紊,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方面:辛辣油腻、咖啡,甜食最好不要吃,特别是晚饭流食也要减少,睡前2-3小时不要吃东西(食物)。
温馨提示:文中配方皆为患者个例用药,不可按此方自主服用,若因擅自服用出现任何问题,后果自行承担。
2022-08-29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8:1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需要平时注意规律饮食,禁烟酒,禁生冷酸辣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同时看看中医,中医辨证施治反流性食管炎饮食注意什么回答者:黄红远你好,这是食道炎的表现,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粘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

  • ☆西药治疗 此类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有:吗丁啉、莫沙必利。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中药治疗 经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大多属于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胃脘,兼有肝气郁结。☆饮食调养 饮...

  • 1、山药 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以及多酚氧化酶,这两种物质有很好的健脾胃作用。并且,山药能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强体质,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2、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是肠道蠕动的必需品。所以,多吃菠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而且,菠菜中还含有...

  • 中医学认为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咳嗽辨证一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个大类。外感咳嗽多为实证,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治疗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而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痰可郁而...

  • 二、胃不好就喝粥 粥属于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即可进入小肠,降低了肠胃负担,对于消化功能不好、术后恢复人群,粥确实是“养胃”佳品。但粥是流质食物易反流,长期食用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刺激胃粘膜,不利于溃疡面愈合。对于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人群来说,喝粥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三、热饭...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