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中医学认为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咳嗽辨证一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个大类。
外感咳嗽多为实证,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治疗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
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而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痰可郁而化火(热),火能炼液灼津为痰。因其常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脏气多虚,故病理性质属邪实与正虚并见。治疗方面,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并按本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同时,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2021-02-18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
慢性咳嗽是指连续咳嗽大于8周,于医院查胸片无明显肺疾病证据,这是临床上呼吸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咳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因此遇到慢性咳嗽病人要进行四诊合参,根据病人的诊断以及中医辨证进行相应的中药调理个性化治疗,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或具体的药物去对症进行慢性咳嗽的治疗。
如果想要明确的疾病原因和诊疗时间可以前往西医呼吸科就诊。西医慢性咳嗽一般有各种鼻、咽、喉疾病的直接或者间接刺激引起的;或者是咳嗽伴有胸骨烧灼性感觉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典型仅仅有咳嗽症状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哮喘等疾病引起的,明确诊断后进而通过对症治疗,可以明确咳嗽的大致治愈时间。但是慢性咳嗽很容易反复,所以一定要配合医生进行长期治疗。2021-02-28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6:41: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补肾泻火法: 适用情况:患者咳嗽日久,出现肾虚不纳或阴虚内热。 治疗方法:治疗应当扶正补虚,兼顾主次,相应加入补肾、泻火等功效的药物。2.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法: 适用症状:风寒袭肺,表现为咳嗽声重有力,咽喉作痒或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

  • 中医学认为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咳嗽辨证一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个大类。外感咳嗽多为实证,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治疗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而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火可互为因果,痰可郁而...

  • 四、辨证施治 中医看病强调审症求因,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舌象、脉象等体征,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从而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疗效。五、药膳调理 根据咳嗽的不同类型,可以选择相应的药膳进行调理。如肺燥咳嗽可用生梨、川贝、麦冬等煮汤服用;脾虚痰湿者可用茯苓、山药、白扁豆煮粥食用等。但需注意...

  • 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病情由肺、脾、肾累积于心,可演变成肺胀,中医辨治可分为:一、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和三子养亲汤加减。二、寒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肺化痰汤加减。三、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和加减泻白散。四、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

  • 中医认为慢性咳嗽属于“久咳”“久嗽”,病因复杂,与风、痰、虚、淤有关。治疗时需审症求因,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舌象、脉象等体征,判断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得了咳嗽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乱服药。以下是一些家用药膳小方:肺燥咳嗽可用生梨、川贝、麦冬、百合煮汤;肺热咳嗽...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