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证与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证的总称。区别六经证候最重要的是把繁杂的证状分为阳证还是阴证。如病人正气充实,病势亢奋的、热性的,称为阳证;正气趋向衰弱,病热沉静的、寒性的,称为阴证,所以三阳证多属实证、热证;三阴证多属虚证、寒证。
太阳病
为外感急性热病的初期,病在体表,主要脉证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项背强,脉浮。又以出汗而脉浮缓为“中见”;无汗而脉浮紧为“伤寒”。
阳阴病
为热性病的高峰,此时病已在里,主要脉证为身热汗出而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闭,脉洪大。又以身大热,汗大出,口渴,脉大,说明仅是热邪弥漫于周身表里为“阳阴经证”;而日晡潮,手足汗出,腹满而痛且便秘,舌苔黄糙或焦黑,脉沉迟而实,说明热邪已和肠中糟粕相结为“阳明腑证”。
少阳病
是邪正交战于表里之间,为半表半里证,主要脉证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喜呕,脉弦。
太阴病
是里虚寒证,在三阴证中属轻者,多因脾胃虚弱,为邪所侵,主要脉证为腹满而痛,呕吐泄泻,饮食不下,脉弱。
少阴病
是全身虚寒证,病邪已深,病情亦重,主要脉证为欲寐,恶寒,四肢厥冷,脉微细。
厥阴病
是正气已衰,病情变化多趋极端,常见寒热错杂现象,主要证候为厥冷与发热交替,不思饮食,心中烦热,气上冲心,或吐,或泄泻。
六经辨证规律是对伤寒(一切外感热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一个总的概念,以有利于掌握病情真象,指导临床实践。
2020-01-02
太阳病
为外感急性热病的初期,病在体表,主要脉证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项背强,脉浮。又以出汗而脉浮缓为“中见”;无汗而脉浮紧为“伤寒”。
阳阴病
为热性病的高峰,此时病已在里,主要脉证为身热汗出而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闭,脉洪大。又以身大热,汗大出,口渴,脉大,说明仅是热邪弥漫于周身表里为“阳阴经证”;而日晡潮,手足汗出,腹满而痛且便秘,舌苔黄糙或焦黑,脉沉迟而实,说明热邪已和肠中糟粕相结为“阳明腑证”。
少阳病
是邪正交战于表里之间,为半表半里证,主要脉证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喜呕,脉弦。
太阴病
是里虚寒证,在三阴证中属轻者,多因脾胃虚弱,为邪所侵,主要脉证为腹满而痛,呕吐泄泻,饮食不下,脉弱。
少阴病
是全身虚寒证,病邪已深,病情亦重,主要脉证为欲寐,恶寒,四肢厥冷,脉微细。
厥阴病
是正气已衰,病情变化多趋极端,常见寒热错杂现象,主要证候为厥冷与发热交替,不思饮食,心中烦热,气上冲心,或吐,或泄泻。
六经辨证规律是对伤寒(一切外感热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一个总的概念,以有利于掌握病情真象,指导临床实践。
2020-01-02